自惜

· 孟郊
傾盡眼中力,抄詩過與人。 自悲風雅老,恐被巴竹嗔。 零落雪文字,分明鏡精神。 坐甘冰抱晚,永謝酒懷春。 徒有言言舊,慚無默默新。 始驚儒教誤,漸與佛乘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風雅:指詩文的高雅。
  • 巴竹:指巴地的竹子,這裏比喻粗俗的音樂或詩歌。
  • (chēn):生氣,責怪。
  • 零落:散落,不完整。
  • 雪文字:比喻文字潔白無瑕,如同雪一般。
  • 鏡精神:比喻精神狀態清晰,如同鏡面一般。
  • 冰抱:比喻清冷孤寂的生活。
  • 酒懷春:指飲酒作樂,懷抱春天的溫暖和生機。
  • 言言舊:指重複舊有的言語。
  • 默默新:指默默地創新,不張揚。
  • 儒教:指儒家學說。
  • 佛乘:指佛教的教義。

翻譯

我傾盡眼力,抄寫詩篇傳遞給他人。 自感詩文已老,擔心被粗俗之音所責怪。 文字如同零落的雪花,精神卻如明鏡般清晰。 寧願忍受冰冷的孤寂,也不願沉溺於酒中的春意。 徒有重複舊言,慚愧未能默默創新。 開始驚覺儒家學說有所誤導,逐漸親近佛教的教義。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孟郊對自己詩文創作的反思和對生活的態度。詩中,「傾盡眼中力,抄詩過與人」展現了詩人對詩歌的熱愛和傳播的渴望。而「自悲風雅老,恐被巴竹嗔」則反映了詩人對自己詩文風格可能過時的擔憂,以及對粗俗文化的排斥。後幾句詩通過對「雪文字」與「鏡精神」的比喻,強調了詩人追求文字的純潔和精神的清晰。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儒家學說的懷疑和對佛教教義的親近,顯示了其思想上的轉變和探索。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孟郊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詩歌藝術的執着追求。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諡爲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