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至界圍巖水簾遂宿巖下
發春念長違,中夏欣再睹。
是時植物秀,杳若臨懸圃。
歊陽訝垂冰,白日驚雷雨。
笙簧潭際起,鸛鶴雲間舞。
古苔凝青枝,陰草溼翠羽。
蔽空素彩列,激浪寒光聚。
的皪沈珠淵,鏘鳴捐佩浦。
幽巖畫屏倚,新月玉鉤吐。
夜涼星滿川,忽疑眠洞府。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發春:春天出發。 中夏:夏季之中。 杳(yǎo):深遠。 歊(xiāo)陽:炎熱的陽光。 懸圃: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笙簧:本指樂器,這裡指泉水發出的聲音像奏樂。 的皪(dì lì):光亮、鮮明的樣子。 鏘鳴:形容玉的鳴聲,這裡指水聲清脆。
繙譯
春天出發的時候想著這裡,長久未能前來,到了夏天中旬訢然再次目睹此地美景。這個時候植物秀美,深遠得好似臨近了神仙居住的地方。炎熱的陽光之下驚訝地看到好似垂下的冰柱,白天裡竟然驚現雷雨般的瀑佈。潭水之邊如笙簧奏鳴般的泉水聲響起,鸛鶴在雲間飛舞。古老的苔蘚凝結在青色的樹枝上,隂涼処的草沾溼了翠鳥的羽毛。遮蔽天空的是排列的白色水簾,激蕩起浪花的地方寒光聚集。那鮮明的光亮沉入水珠深淵,清脆的聲響如在珮浦丟棄玉珮般悅耳。依靠著如幽美巖畫的屏風,新月如彎彎的玉鉤展露。夜晚涼爽,星光照滿河流,忽然懷疑自己是否睡在了神仙洞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界圍巖水簾的奇妙景色。詩人以細膩的筆觸,生動地描繪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詩中通過對植物、陽光、瀑佈、泉水、苔蘚、鸛鶴、水簾等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個充滿生機和神秘色彩的世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和比喻,如“杳若臨懸圃”將此地比作神仙居住的地方,“歊陽訝垂冰”形象地表現了瀑佈在陽光下的奇特景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界圍巖水簾的獨特魅力。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清新,給人以美的享受。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郡(今山西永濟縣)人,著名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記》等六百多篇文章,經後人輯爲三十卷,名爲《柳河東集》。因爲他是河東人,人稱柳河東,又因終於柳州刺史任上,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同爲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
► 242篇诗文
柳宗元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離憤五首正德戊辰年五月作是時閹瑾知劾章出我手矯旨收詣詔獄 其一 》 —— [ 明 ] 李夢陽
- 《 甲申夏五聞 其五 大行輓詞八首 》 —— [ 明 ] 彭孫貽
- 《 高士謙竹爲崇安知縣金懷賦四首風 》 —— [ 明 ] 陳璉
- 《 入五月病二七日 》 —— [ 元 ] 方回
- 《 戊子初中夏金陵祈晴祈雨者各一而大宗伯姜公主之應因呈公一絕 》 —— [ 明 ] 王世貞
- 《 癸巳五月辭世一首 》 —— [ 清 ] 李詡
- 《 餘甲戌冬述職旋滇丙子春量移浙江夏五復擢楚督尋入覲之任計兩年中行三萬餘里將至楚紀以詩 》 —— [ 清 ] 孫玉庭
- 《 仲夏與諸同人遊王園先至明覆庵別業即與同往乘興復至豐臺分韻得詩五首 》 —— [ 清 ] 戴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