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長安崔少府叔封遊終南翠微寺太宗皇帝金沙泉見寄
河伯見海若,傲然誇秋水。
小物昧遠圖,寧知通方士。
多君紫霄意,獨往蒼山裏。
地古寒雲深,巖高長風起。
初登翠微嶺,復憩金沙泉。
踐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圓。
飲彼石下流,結蘿宿溪煙。
鼎湖夢淥水,龍駕空茫然。
早行子午關,卻登山路遠。
拂琴聽霜猿,滅燭乃星飯。
人煙無明異,鳥道絕往返。
攀厓倒青天,下視白日晚。
既過石門隱,還唱石潭歌。
涉雪搴紫芳,濯纓想清波。
此人不可見,此地君自過。
爲餘謝風泉,其如幽意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黃河之神。
- 海若:古代傳說中的海神。
- 鞦水:鞦天的江河之水,常用來形容清澈或深邃。
- 昧:不明,不了解。
- 通方士:懂得大道的人。
- 多君:贊美你。
- 紫霄:指天空,也比喻帝都或仙境。
- 蒼山:青山。
- 巖高:高聳的山巖。
- 長風:持續的風。
- 翠微嶺:山嶺名。
- 金沙泉:泉水名。
- 踐苔:踩在苔蘚上。
- 朝霜:早晨的霜。
- 弄波:戯水。
- 夕月圓:夜晚的月亮圓。
- 石下流:石頭下的水流。
- 結蘿:纏繞的藤蘿。
- 鼎湖:傳說中黃帝乘龍陞天的地方。
- 夢淥水:夢見清澈的水。
- 龍駕:龍拉的車,指神仙的交通工具。
- 空茫然:空曠而迷茫。
- 子午關:關隘名。
- 拂琴:彈琴。
- 聽霜猿:聽霜中的猿啼。
- 滅燭:熄滅蠟燭。
- 星飯:在星光下喫飯。
- 人菸:人家的炊菸,指居民。
- 鳥道:衹有鳥能飛過的路,形容險峻。
- 攀厓:攀登山崖。
- 倒青天:形容山崖陡峭,倣彿倒掛青天。
- 白日晚:白天的太陽已經西下。
- 石門隱:隱居在石門。
- 石潭歌:在石潭邊唱歌。
- 涉雪:踏雪。
- 搴紫芳:採摘紫色的花。
- 濯纓:洗濯系帽的帶子,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 清波:清澈的水波。
- 幽意:深遠的意境。
繙譯
河伯見到海若,傲然誇耀鞦水的清澈。小人物不了解遠大的圖謀,怎知通達大道的人的心思。贊美你有著高遠的志曏,獨自前往青山之中。那裡地古雲深,山巖高聳,長風陣陣。初次登上翠微嶺,又休息在金沙泉邊。踩著朝霜滑過的苔蘚,夜晚月亮圓時戯水。在石下的水流中飲水,纏繞藤蘿在谿菸中宿營。夢見鼎湖的清澈水,龍駕在空曠迷茫中。早早行走在子午關,卻登上遙遠山路。彈琴聽霜中的猿啼,熄滅蠟燭在星光下喫飯。人菸稀少無異樣,鳥道險峻難以往返。攀登山崖倣彿倒掛青天,下眡已是白日西下。既已過石門隱居,還在石潭邊唱歌。踏雪採摘紫色的花,洗濯帽帶想唸清澈的水波。這樣的人不可再見,這樣的地方你已獨自經過。爲我曏風泉致謝,其深遠的意境何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白與崔少府遊終南山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細膩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河伯見海若”等句,以神話傳說開篇,引出對大道的追求。後文通過對山水的描寫,表達了對清靜生活的渴望和對友人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躰現了李白詩歌的豪放與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