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敬亭寄崔侍御
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
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
俯視鴛鴦羣,飲啄自鳴躍。
夫子雖蹭蹬,瑤臺雪中鶴。
獨立窺浮雲,其心在寥廓。
時來顧我笑,一飯葵與藿。
世路如秋風,相逢盡蕭索。
腰間玉具劍,意許無遺諾。
壯士不可輕,相期在雲閣。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輒繼:即刻繼承。
- 風期:風度,風範。
- 素秋月:秋天的明月。
- 青山郭:城外的青山。
- 鴛鴦羣:成羣的鴛鴦。
- 飲啄:飲水和啄食。
- 蹭蹬(cèng dèng):形容人不得志,困頓失意。
- 瑤臺:神話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窺:窺視,偷看。
- 寥廓(liáo kuò):廣闊無垠。
- 葵與藿:指簡單的蔬菜。
- 蕭索:淒涼,冷落。
- 玉具劍:裝飾華美的劍。
- 無遺諾:沒有遺漏的承諾。
- 雲閣:高聳入雲的樓閣,比喻高位。
翻譯
我家住在敬亭山下,即刻繼承了謝公的風範。雖然相隔數百年,但那份風度彷彿就在昨天。登上高處,仰望秋天的明月,向下望去是城外的青山。俯視着成羣的鴛鴦,它們自在地飲水啄食,歡快地鳴叫跳躍。
夫子雖然不得志,但在瑤臺的雪中,他像一隻鶴。獨自窺視着浮雲,他的心在廣闊無垠的天空。有時他會來對我笑,一起吃簡單的蔬菜。世間的路如同秋風,相遇時都顯得淒涼冷落。
腰間掛着華美的劍,心中許下的承諾沒有遺漏。壯士不可輕視,我們相約在高聳入雲的樓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敬亭山下的生活與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往昔風範的懷念和對現實世界的感慨。詩中「風期宛如昨」一句,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相連,展現了詩人對傳統的尊重與繼承。後文通過對「瑤臺雪中鶴」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雖處困境但心志高遠的自我形象。結尾的「壯士不可輕,相期在雲閣」則體現了詩人對未來的期望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白詩歌的豪放與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