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姑孰:地名,今安徽當塗縣。
- 桓公:指東晉時期的桓溫,曾任大司馬,封爲桓公。
- 石甃(zhòu):用石頭砌成的井壁。
- 寒泉:指井水,形容其清涼。
- 湛:清澈。
- 孤月:孤獨的月亮,這裏形容月光的清冷。
- 桐暫落:指秋天桐樹的葉子暫時落下。
- 桃還發:春天桃花再次開放。
- 罕窺:很少有人窺視。
- 清徹:清澈透明。
翻譯
桓公的名聲已經隨着歷史遠去,但那口廢井卻未曾乾涸。 石砌的井壁上長滿了蒼苔,井中的寒泉清澈如同孤獨的月光。 秋天來臨時,桐樹的葉子會暫時落下,而到了春天,桃花又會盛開。 由於路途遙遠,很少有人來此窺探,誰能見到這井水的清澈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桓公井的描繪,展現了時間的流逝與自然景觀的恆常變化。詩中,「桓公名已古」與「廢井曾未竭」形成對比,突出了歷史的滄桑與自然的永恆。後文通過對井水清澈的描寫,以及春秋兩季桐葉與桃花的變化,進一步以自然之景映襯出歷史的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與自然交織之美的感慨。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
李白的其他作品
- 《 經亂後將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 》 —— [ 唐 ] 李白
- 《 贈錢徵君少陽 》 —— [ 唐 ] 李白
- 《 送侯十一 》 —— [ 唐 ] 李白
- 《 古風 》 —— [ 唐 ] 李白
- 《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 —— [ 唐 ] 李白
- 《 於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 —— [ 唐 ] 李白
- 《 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 —— [ 唐 ] 李白
- 《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 —— [ 唐 ]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