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城

· 李賀
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 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 入鄉試萬里,無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
拼音

譯文

桂花在大雪覆壓下顯得稀落,烏鴉被彈丸擊中帶傷飛回歸。關水倒映着孤單的騎驢身影,蕭索的朔風把帽帶吹得低垂。回家重溫歡樂溫暖值得欣慰,但無法取得官印而歸真可悲。心愛的人當會忍着苦痛詢問,只見鏡中二人默默相對而泣。

注釋

桂花稀:喻落第。唐人以登科爲折桂。 關水:關中之水。指長安附近的河流。 誠可重:一作“試萬里”,一作“誠萬里”。 卿卿:愛妻。

《出城》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此詩是在李賀應進士舉失敗後離京時所作。前四句描寫詩人踽踽獨行之狀,後四句刻畫詩人複雜的心情。全詩表達了詩人的坎坷遭遇,是一曲人才被壓制毀滅的悲歌。

賞析

這首詩是李賀入長安應試失敗而歸之後作的,是他當時心情的極好寫照。 雪花在飄飄揚揚,大地白茫茫的,雖然時間是桂花盛遍的深秋,但在大雪覆壓下,桂花顯得稀稀落落;雪天裏,一隻被彈丸擊傷的烏鴉,耷拉着翅膀在空中飛着,回到自己的巢去。這一幅淒涼冷落的景色是詩人哀傷感情的形象化,它又暗喻着自己落選,受小人攻擊失意而歸的境況。在前兩句淒冷背景的映襯下,三、四兩句詩人刻畫了自己在歸途中的落寞孤寂的形象。他騎在瘦驢下孤單的身影,倒映在清清的灞水裏;蕭索的朔風勁吹着,帽帶低垂,像是在朔風中蕭瑟着。以上四句白雪、桂花、飛鳥、朔風、騎着瘦驢的詩人,構成了一幅情感哀慼、色調慘淡的畫面。在這幅畫面裏,孤獨的瘦詩人,騎在一匹瘦驢上,懷着一腔哀愁,在風中雪裏,踽踽行進。詩的後四句轉入抒情,“入鄉誠可重,無印自堪悲。”兩句抒述了詩人矛盾的心情。回到家鄉又重溫家庭的歡樂溫暖,這是值得欣慰珍重的;但是入京應試,“被彈”而歸,孑然一身,一事無成,真是可悲。這種矛盾複雜的心情,在當時的知識分子當中是具有典型意義的。“卿卿”兩句大有深意可挖。“卿卿”語自《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於禮爲不敬,後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恆聽之。”“卿卿”在此,絕對不可能是除李賀之妻的另外任何人。這裏是通過對到家之後,和妻子相聚時情狀的描寫,進一步抒發自己悲苦的心情。這次入京應考不僅是他自己的事,全家都希望他成功,尤其是他的妻子。這種境況下回家,不知道有什麼可說的。丈夫“垂翅”歸來,妻子一瞧神色便什麼也明白了。她怕丈夫增添痛苦,只好佯裝照鏡掩飾自己,不料“雙淚”不爭氣地直往下流。可見,李賀之妻頗善解人意。 這不只是個人的坎坷際遇,也是中唐時期不少詩人所共同的,人才被壓制毀滅的悲歌。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桂花稀:指桂花凋謝,花瓣稀少。
  • 啼烏:烏鴉的啼叫。
  • 被彈歸:比喻像被彈弓打中的烏鴉一樣,失敗而歸。
  • 關水:指關中的水域。
  • 乘驢影:騎着驢子,身影孤單。
  • 秦風:指秦地的風俗。
  • 帽帶垂:帽子上的帶子垂下來,形容落魄。
  • 入鄉試:參加鄉試,即地方的科舉考試。
  • 萬里:形容路途遙遠。
  • 無印:沒有官印,即沒有得到官職。
  • 自堪悲:自己感到悲傷。
  • 卿卿:對愛人的暱稱。
  • 雙淚姿:兩行淚水的樣子。

翻譯

雪後,桂花稀疏,烏鴉啼叫着,彷彿被彈弓打中般歸巢。 我騎着驢子,身影孤單地經過關中的水域,秦地的風俗中,我的帽帶垂落。 我參加了遙遠的鄉試,卻沒有得到官職,這讓我感到悲傷。 親愛的,你忍心問我,鏡中映出的是我們兩行淚水的樣子。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落魄歸鄉的情景,通過「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等意象,傳達出一種淒涼和失敗的氛圍。詩中「乘驢影」、「帽帶垂」進一步以具象的細節描繪了詩人的孤獨和落寞。最後兩句「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則深刻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悲傷和對愛人的思念,情感真摯動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李賀詩歌的獨特魅力。

李賀

李賀

李賀,唐代著名詩人,漢族,河南福昌人。字長吉,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等,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一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從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李賀是中唐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

李賀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