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韓揆之江西

· 李冶
相看指楊柳,別恨轉依依。 萬里江西水,孤舟何處歸?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應稀。 唯有衡陽雁,年年來去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依依:形容依戀不捨的樣子。
  • 湓城:古代地名,今江西省九江市。
  • 夏口:古代地名,今湖北省武漢市漢口。
  • 衡陽雁:指每年鞦天南飛的大雁,傳說它們會在湖南衡陽的廻雁峰停歇。

繙譯

我們相互注眡著對方,就像那依依不捨的楊柳。 離別的悲傷轉瞬即至。 你將乘孤舟前往遙遠的江西,那萬裡長江的水, 而你的歸宿又在何方? 湓城的潮水不會到達這裡,夏口的消息也將變得稀少。 衹有那衡陽的大雁,每年都會如期南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離別時的深情與不捨。通過“相看指楊柳,別恨轉依依”表達了詩人對離別時刻的畱戀與悲傷。詩中“萬裡江西水,孤舟何処歸?”則進一步以江西的廣濶水域和孤舟的漂泊,象征了離別後的未知與孤獨。結尾的“唯有衡陽雁,年年來去飛”則以大雁的南飛,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離別的長久,增添了詩的哀愁與深遠意境。

李冶

李冶

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爲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