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世上已經沒有王濬,還聽到有人傳唱但畏水中龍。
墓草被煙霧籠罩日益枯萎,秋藜經霜後顏色愈紅。
墓牌所刻的文字也模糊不清了,隨葬的青銅劍因鏽蝕而爛斷。
墓地周邊已漸成農田,墳冢已被馬鬣般的荒草所封蓋。
菊花在雨露多時會茂盛繁發下垂,乾枯的蓬草倒伏在荊棘叢生的路上。
略帶澀味的松柏之香,王濬已死於南原,沒有了風光。
注釋
王濬:字士治,恢廓有大志,平吳有功。卒,葬柏谷山。
阿童:王濬的小名。
水中龍:指王濬。《晉書·羊祜傳》:「童謡云:『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虎,但畏水中龍。』祜曰:『此必水軍有功。』知王濬小字阿童,因表監益州諸軍事,加龍驤將軍,密令修舟楫,爲順流之計。濬終滅吳。」
白草:草經霜而白。
古書:指碑刻上的文字。
袖剑:一作「神劒」。
黑石:墓石。
魚鱗:形容耕地連接排列之狀。
墳科:墳上的土塊。一作墳斜。
馬鬣封:墳墓封土的一種形式。
南原:王濬的墓地所在。
序
《王濬墓下作》是唐代詩人李長吉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是一首懷古之作,描寫王濬墓地的荒蕪、淒涼,以寄託詩人的哀思。
此詩爲懷古之作。率領水軍平定東吳的王士治,雖然逝去多年,但他的功業一直爲後世人們所傳頌。詩人來到他的墓地,所見一片荒涼。寒煙之中,衰草發白枯死。荊棘叢生,藜草紅得悽慘。墓碑上的字跡,隨着歲月的侵蝕,早已模糊不清。想必當日殉葬的青銅寶劍,恐怕都已經斷裂。農民開墾的耕地,一天天逼近墓地。在這馬鬣形的土封,在荒野中顯得那樣突兀。周遭枯萎的菊花,叢生的荊棘,更增添了幾分悲涼。在松柏的芳香中,它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阿童:指王濬,小名阿童。
- 水中龍:指王濬,因其有“龍驤將軍”之稱。
- 白草:一種草,鞦天變白。
- 古書平黑石:指墓碑上的文字。
- 袖劍:藏在袖中的短劍。
- 青銅:指劍。
- 魚鱗起:形容墳墓排列如魚鱗。
- 馬鬣封:形容墳墓的形狀。
- 棘逕:長滿荊棘的小路。
- 乾蓬:乾枯的蓬草。
- 南原:指南邊的平原。
繙譯
人間已無王濬,人們依舊唱著水中龍。 白草在菸霧中枯死,鞦天的梨樹環繞著紅土。 古老的墓碑上刻著文字,袖中的劍已斷成青銅。 墳墓排列如魚鱗,形狀如馬鬣封。 菊花低垂沾溼露水,荊棘小路上躺著乾枯的蓬草。 松柏散發著愁苦的香氣,南邊的平原上,幾夜風聲。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王濬墓地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白草侵菸死”、“鞦梨繞地紅”等,描繪了墓地的荒涼景象,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同時,通過對墓碑、劍等具躰物品的描寫,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英雄的悲壯。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哀愁和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