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

· 李白
畫堂晨起,來報雪花墜。高捲簾櫳看佳瑞,皓色遠迷庭砌。 盛氣光引爐煙,素草寒生玉珮。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拼音

所属合集

#清平樂

譯文

清晨堂上剛剛睡起,有人來報雪花飄墜。高卷窗簾看瑞雪飄飛,白色遠近迷漫了階梯。 紛揚的氣勢如爐煙蒸騰,素寒花草掛一身玉珮。該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亂把潔白的雲彩揉碎。

注釋

清平樂:唐教坊曲名。《全唐五代詞箋評》:「按《清平樂》爲南詔樂調,當時南詔有清平官,司朝庭禮樂等事,相當於唐朝宰相。《清平樂》當源於清平官。」另有別名《破子清平樂》、《清平樂會》、《憶夢月》、《醉東風》。雙調,四十六字。上闋二十二字,四句,四平韻,每句押韻。下闋,二十四字,四句,三平韻,四句押韻。 畫堂:華麗的堂舍。 簾櫳(liánlóng):窗簾或門簾。櫳,窗櫺。 佳瑞:瑞雪。 皓色:潔白的顏色。 庭砌:庭階。 盛氣:雪花狂舞的氣勢。 光引爐煙:那景象好像引發的爐煙。 素草寒生玉珮:白色花草寒光閃閃掛一身玉珮。玉珮,玉石所製珮飾。

此詞據悉是宋代詞人袁綯的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賞雪詞篇。上闋寫觀看雪景,一片蒼茫迷離的皓色,顯喜悅、癡迷之情。下闋前兩句從空中,地下寫所見迷人雪景,氣勢豪邁,瑰麗生姿。詞中分別以爐煙嫋嫋、寒草玉珮譬喻雪之皓潔;而末句以仙揉白雲之譬,在宏大的狂醉的語境中綰結全詞。從所譬喻之喻體來看,都極具或高雅,或冰潔,或傳奇雄放之特點,體現了浪漫主義的詩歌風格。

賞析

這是一首豪邁、瑰麗、新奇的詠雪詞,富有生活情趣。 上闋寫觀看雪景,第一、二句簡潔交待了時間、地點、事件;接下來兩句便寫詩人觀看雪景喜悅、激動的心情。時間、地點、情由,一路寫來,由「晨起」而「來報」,因「來報」而「捲簾」看「佳瑞」,曲折有致,可以看到此詞在南宋女詞人李清照著名《如夢令》(「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道是海棠依舊。」)中的影子。「高卷」見興致之高,「遠迷」是遠近迷漫、迷濛,到處上下,一片蒼茫迷離的皓色,顯喜悅、癡迷之情。 下闋前兩句從空中,地下寫所見迷人雪景,氣勢豪邁,瑰麗生姿。「盛氣光引爐煙」是寫空中雪花紛揚的氣勢象引發的爐煙蒸騰,「素草寒生玉珮」,是寫地上花草,晶瑩剔透,閃着寒光,象掛滿玉珮,真是美麗極了,而且地上、空中,上下輝映,雄邁不失瑰美,俊麗而有豪氣。然而更能表現詩仙特色的尚不僅此,而是奇思逸想,爲一般人想不出、也道不出來的東西。象「危樓高百尺,伸手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一樣,「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大膽新奇,新穎獨特,驚人駭俗而又極富情理,這正是模仿了李白風格的浪漫主義。天仙一旦豪飲了銀河的美酒酩酊大醉後,竟然也顧不得自身的天生麗質,使出如此粗魯的手段來把白雲亂揉得碎末紛飛,化作漫天大雪,遍地銀濤。正是這個「狂」字抖擻出宇宙的神氣,開放出仙苑的奇葩,令人神往,這正是詩人以狂墨賦醉詞的一個典型例子。 這首詞想象奇特瑰麗,不落窠臼,且用語可見其浪漫主義的風格,在毫不羈絆的想象之中雄奇碩健的體格也可以窺得。從所譬喻之喻體來看,都極具或高雅,或冰潔,或傳奇雄放之特點,可以推測詞人當時心境定當極其開闊,疏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平樂:詞牌名,源於唐教坊曲。
  • 畫堂:精致華麗的厛堂。
  • 晨起:清晨起牀。
  • 雪花墜:指雪花飄落。
  • 簾櫳:窗簾和窗欞,泛指窗戶。
  • 佳瑞:吉祥的景象。
  • 皓色:明亮潔白的顔色,此処指雪。
  • 庭砌:庭院的台堦。
  • 盛氣光:光彩四溢的氣息。
  • 爐菸:燃燒的爐火産生的菸霧。
  • 素草:白色的草,可能是指霜打的草。
  • 玉珮:這裡形容雪的晶瑩剔透。
  • 天仙:神話中的仙子。
  • 狂醉:形容仙子狀態如醉如癡。
  • 白雲揉碎:形容雪像被仙女揉搓成細小的雲朵。

繙譯

在清晨的畫堂裡醒來,僕人前來報說雪花飄落。我高高地卷起窗簾,訢賞這難得的吉祥之景,那潔白的雪色遠遠望去,使庭院的台堦都顯得朦朧迷人。

爐火的光芒映照著裊裊上陞的菸霧,而寒冷的空氣中,倣彿聽見了玉石般清脆的草葉聲,就像仙子珮戴的玉珮在風中輕輕搖曳。我想,或許是天上的仙子喝醉了,隨意地將潔白的雲朵揉成了雪花。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一幅鼕日清晨的雅致畫卷。詩人以畫堂晨起爲背景,通過雪花的飄落,傳達出一種靜謐、祥和的氣氛。詞中的“皓色遠迷庭砌”一句,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雪景的迷人與廣濶。接著,詩人通過爐菸和素草的意象,營造出一種溫煖而又清冷的對比,暗示了季節的轉換和仙意的降臨。最後,以“天仙狂醉”和“白雲揉碎”作結,賦予了雪花以動態和生命力,寓言了大自然的奇妙和仙界的浪漫想象。整首詞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李白豪放不羈的文人情懷。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爲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