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題武城寺

· 吳融
神清已覺三清近,目斷仍勞萬象牽。 渭水遠含秋草渡,漢陵高枕夕陽天。 半巖雲粉千竿竹,滿寺風雷百尺泉。 別有闌干壓行路,看人塵土竟流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清:道教指神仙居住的三個最高境界,即玉清、上清、太清。
  • 渭水:黃河的最大支流,流經陝西。
  • 漢陵:指漢朝皇帝的陵墓,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
  • 雲粉:形容雲霧繚繞,如同細粉。
  • 風雷:風聲和雷聲,這裡形容聲音巨大。
  • 闌乾:欄杆。
  • 流年:流逝的年華。

繙譯

我感到神清氣爽,倣彿已經接近了神仙居住的三個最高境界。我的目光雖然已經望斷,但仍然被世間萬象所牽絆。渭水在遠処含著鞦草的渡口流淌,漢朝皇帝的陵墓高高地枕在夕陽下的天邊。半山腰上雲霧繚繞,如同細粉,千竿竹子挺立其中,滿寺都是風聲和雷聲,百尺高的泉水轟鳴作響。另外有一道欄杆壓在行路之上,看著人們在這塵世中奔波,不禁感歎流年似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超脫塵世的景象,通過對比神仙境界與塵世萬象,表達了詩人對超凡脫俗境界的曏往和對塵世紛擾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渭水遠含鞦草渡”、“漢陵高枕夕陽天”等,展現了宏大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深度。末句“看人塵土竟流年”更是以簡潔的語言,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

吳融

吳融

吳融,字子華,吳翥孫,唐越州山陰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於唐昭宗天覆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歲。唐昭宗龍紀進士。韋昭度討蜀,表掌書記。坐累去官,流浪荊南,依成汭。後以禮部郎中爲翰林學士,拜中書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闕受賀,融最先至,草十數詔,語當意詳,進戶部侍郎。終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詩》。 ► 302篇诗文

吳融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