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君平久不返,康伯遁國路:君平,嚴君平也,成都賣卜爲生。康伯,漢韓康,字伯休,賣藥爲生。桓帝聘之,康不得已,行至亭 舍,因道而遁。吳正子曰:晉有韓伯,字康伯,長吉誤稱。
曉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語:譊譊,謂高聲也。闤闠,市場。《古今注》雲:“闤者,市之垣闠。闠,市門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星盡:星星消失,指天將亮。
- 四方高:四方天空開始變亮。
- 天曙:天亮。
- 己生:自己生計。
- 荷擔:挑著擔子。
- 君平:人名,可能是指某位隱士或道士。
- 不反:不廻來。
- 康伯: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官員或旅行者。
- 循國路:沿著國家的道路行走。
- 曉思:清晨的思緒。
- 何譊譊:何等喧閙。
- 闤闠:市場。
繙譯
星星消失,四方天空開始變亮,萬物都感知到天即將破曉。 爲了自己的生計,我必須自己養活自己,於是挑著擔子走出家門。 君平已經很久沒有廻來了,康伯則沿著國家的道路繼續他的旅程。 清晨的思緒是多麽喧閙,市場上千人交談的聲音此起彼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清晨的景象和人們的活動。通過“星盡四方高”和“萬物知天曙”,李賀巧妙地傳達了黎明時分的甯靜與生機。詩中的人物“君平”和“康伯”象征著不同的生活狀態,一個是隱逸不歸,一個是奔波不息。結尾的“曉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語”則生動地展現了市場的繁忙和人們的生活節奏,反映了詩人對日常生活的深刻觀察和感悟。整躰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