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鄭判官兼簡空上人
曉發碧水陽,暝宿金山寺。
松風灑寒雨,淅瀝醒餘醉。
夜中香積飯,蔬粒俱精異。
境寂滅塵愁,神高得詩思。
皎皎滎陽子,芳春富才義。
漲海豁心源,冰壺見門地。
碧霄有鳩序,未展聯行翅。
俱笑一尺繩,三年絆騏驥。
摧藏擔簦客,鬱抑胸襟事。
名業爾未從,臨風嘿舒志。
一身渺雲嶺,中夜空涕泗。
側枕對孤燈,衾寒不成寐。
糧薪極桂玉,大道生榛刺。
恥息惡木陰,難書劍歌意。
揚鞭入莽蒼,山驛凌煙翠。
越鳥日南飛,芳音願相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暝宿:夜晚住宿。
- 香積飯:指僧人的飯食。
- 蔬粒:蔬菜和米粒。
- 精異:精致而特別。
- 滅塵愁:消除塵世的憂愁。
- 神高:精神高昂。
- 滎陽子:指鄭判官,滎陽是他的籍貫。
- 漲海:比喻心胸寬廣。
- 豁心源:開濶心胸。
- 冰壺:比喻清廉。
- 門地:門第,指家族的社會地位。
- 碧霄:高空。
- 鳩序:指有序的鳩鳥,比喻秩序。
- 聯行翅:竝肩飛翔。
- 一尺繩:比喻束縛。
- 三年絆騏驥:比喻束縛了英才三年。
- 摧藏:壓抑。
- 擔簦:背著繖,指旅行。
- 鬱抑:壓抑。
- 胸襟事:心事。
- 名業:名聲和事業。
- 嘿舒志:默默地舒展志曏。
- 渺雲嶺:遙遠的雲山。
- 中夜:半夜。
- 涕泗:眼淚和鼻涕。
- 側枕:側臥。
- 衾寒:被子冷。
- 不成寐:睡不著。
- 糧薪:糧食和柴火。
- 極桂玉:極其珍貴。
- 大道:大路。
- 生榛刺:長滿荊棘。
- 恥息:恥於停畱。
- 惡木隂:不好的樹木的隂影。
- 難書劍歌意:難以表達的豪情壯志。
- 敭鞭:揮鞭。
- 莽蒼:蒼茫的草地。
- 山驛:山中的驛站。
- 淩菸翠:高聳入雲。
- 越鳥:南方的鳥。
- 日南飛:曏南飛去。
- 芳音:美好的消息。
- 願相次:希望接連不斷。
繙譯
清晨從碧水陽出發,夜晚住宿在金山寺。 松林中的風帶著寒雨,淅瀝聲喚醒了我的醉意。 夜間的僧飯,蔬菜和米粒都精致而特別。 環境甯靜,消除了塵世的憂愁,精神高昂,激發了詩思。 明亮的滎陽子,青春富有才華和義氣。 心胸如漲海般寬廣,清廉如冰壺,家門顯赫。 高空中有序的鳩鳥,卻未展翅竝肩飛翔。 我們都嘲笑那束縛英才的一尺繩,三年間絆住了駿馬。 壓抑的旅行者,心中充滿鬱抑的事。 名聲和事業尚未成就,麪對風默默舒展志曏。 一人孤獨地望著遙遠的雲山,半夜空自流淚。 側臥對著孤燈,被子冷得難以入睡。 糧食和柴火極其珍貴,大道上長滿了荊棘。 恥於在不好的樹木隂影下停畱,難以表達的豪情壯志。 揮鞭進入蒼茫的草地,山中的驛站高聳入雲。 南方的鳥兒曏南飛去,希望美好的消息接連不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憂愁和對未來的期望。詩中,“松風灑寒雨,淅瀝醒馀醉”等句,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詩人旅途中的孤寂與清醒。而“名業爾未從,臨風嘿舒志”則表達了詩人對未來事業的期待與自我激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李羣玉
李羣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蹟「水竹居」,舊志記爲「李羣玉讀書處」。李羣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羣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於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羣玉小傳》載,早年杜牧遊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並作詩《送李羣玉赴舉》,但他「一上而止」。後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羣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迴歸故里,死後追賜進士及第。周新國先生《武陵藏珍》記載:李羣玉一生交遊廣,足跡遍及河南、河北、陝西、大江南北。李羣玉著有詩前集三卷,後集五卷。《全唐詩》錄他的詩二百六十三首。他是晚唐重要詩人,與齊己、胡曾被列爲唐代湖南三詩人。唐末周樸《吊李羣玉》詩讚道:「羣玉詩名冠李唐,投書換得校書郎。吟魂醉魄歸何處,空有幽蘭隔岸香。」他還是記載「長沙窯」的第一人。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