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橫州懷昊士羨侍御駱天爵二尹

山山不斷鷓鴣啼,風雨孤舟路欲迷。 何處相思人不見,幾回翹首隔城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類,常在詩詞中象徵離別或思鄉之情。
  • 翹首(qiáo shǒu):擡頭遠望,形容盼望或思念之情。

翻譯

山山相連,鷓鴣啼聲不絕,風雨中孤舟行路迷茫。 何處能尋得思念之人,多次擡頭遠望,卻只見城西相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與迷茫,以及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詩中「山山不斷鷓鴣啼」以鷓鴣的啼聲象徵離愁,增強了旅途的孤寂感。「風雨孤舟路欲迷」則進一步以風雨和孤舟來表達前路的迷茫和不確定。後兩句「何處相思人不見,幾回翹首隔城西」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無法相見的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

張希載

張希載,字博之,一字柏山。順德人。明武宗正德貢生,官攸縣教諭。嘗師事獻章。隱居西樵山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