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恩歸養卷送吳希之還瓊山

客裏那堪一送君,歸心幾度逐溪雲。 九重雨露新承寵,萬里舟航只爲親。 煮蕨自知甘列鼎,鋪霞偏覺勝重裀。 綵衣歲歲堂前舞,不愧當年奉檄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沐恩:蒙受恩澤。
  • 歸養:回家奉養父母。
  • 瓊山:地名,今屬海南省。
  • 九重:指皇宮,極言其深遠。
  • 雨露:比喻恩澤。
  • 舟航:船隻。
  • :一種野生植物,可食用。
  • 列鼎:陳列着盛有食物的鼎,形容生活奢侈。
  • :墊子或褥子。
  • 綵衣:指孝子穿着的綵衣,古代有孝子穿綵衣以娛親的故事。
  • 奉檄:奉命。

翻譯

在異鄉,最難以忍受的是送別你,我的心隨着溪雲飄向遠方。 皇宮深處,你新近承受了恩寵,卻爲了親人遠行萬里。 煮蕨菜自知甘甜,勝過陳列的珍饈,鋪上霞光般的墊子,偏覺比厚重的褥子還要舒適。 每年穿着綵衣在堂前舞蹈,不辜負當年奉命的孝子。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吳希之歸鄉的深情送別和對孝道的讚美。詩中,「歸心幾度逐溪雲」形象地描繪了詩人對友人歸途的牽掛與不捨。後句通過對「九重雨露」與「萬里舟航」的對比,突顯了友人雖受皇恩卻更重親情的品質。結尾的「綵衣歲歲堂前舞」則是對友人孝行的美好祝願,體現了詩人對傳統孝道的推崇。

張希載

張希載,字博之,一字柏山。順德人。明武宗正德貢生,官攸縣教諭。嘗師事獻章。隱居西樵山中。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四、清康熙《順德縣誌》卷七有傳。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