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詠懷

芳杜秋草冷,蘭舟剡水遲。 美人在何許,遠道本難期。 皓月臨瓊樹,青樓出鳳吹。 曲中有深怨,不奈妒娥眉。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芳杜:芳香的杜若草。杜若,一種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廣披針形,味辛香。
  • 剡水:指剡溪,水名,曹娥江上游的一段,在今浙江嵊州。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瓊樹:玉樹,形容樹木的美。
  • 青樓:古代指豪華精緻的樓房,常指歌妓的住處。
  • 鳳吹:對笙簫等細樂的美稱。
  • 妒娥眉:嫉妒美麗的女子。娥眉,指美女。

翻譯

芳香的杜若草在秋風中顯得冷清,蘭舟在剡溪的水面上緩緩前行。 我思念的美人啊,你在哪裏?遠方的道路本來就難以預料相會的時刻。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美麗的樹木,華麗的樓閣中傳出笙簫的悠揚樂聲。 這曲調中蘊含着深深的怨恨,讓人難以忍受對美麗女子的嫉妒之情。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秋夜思念遠方美人的情景,通過「芳杜秋草冷」和「蘭舟剡水遲」的意象,傳達出孤寂與等待的情感。詩中「皓月臨瓊樹,青樓出鳳吹」一句,以明亮的月光和華美的音樂,烘托出美人的遙遠與不可及。結尾的「曲中有深怨,不奈妒娥眉」則表達了因思念而生的怨恨,以及對美人被嫉妒的不滿,情感深沉而複雜。

張時徹

明浙江鄞縣人,字維靜,一字九一,號東沙。受業於族子張邦奇,治程朱學。嘉靖二年進士。歷官福建、雲南、山東、湖廣、四川,所至有政績,終官南京兵部尚書。五十三歲罷官里居。寄情文酒而不忘用世之志。有《明文範》、《善行錄》、《救急良方》、《芝園定集》。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