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懷

明月鑑重幃,涼風吹綺疏。 佳人揚清謳,顧影傷離居。 昔別黃鳥鳴,倏忽秋蘭舒。 繁華不再至,歡樂寧倩餘。 迢迢牽牛星,萬古恆不渝。 所思杳天末,日夕增煩籲。 秦女善鳴箏,趙女亦吹竽。 箏竽豈不哀,不如琴瑟娛。 織縑常苦遲,織素常苦劬。 嗟哉織作勤,淚下沾羅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照。
  • 重幃:多層的帳幕。
  • 綺疏:雕花的窗戶。
  • 清謳:清脆的歌聲。
  • 倏忽:很快地。
  • 甯倩馀:豈能長久。
  • :深遠。
  • 煩訏:憂愁歎息。
  • 秦女趙女:分別指秦地和趙地的女子,這裡泛指美麗的女子。
  • :古代的一種樂器。
  • :勞苦。

繙譯

明月照耀著重重的帳幕,涼風吹過雕花的窗戶。美麗的女子唱起清脆的歌,看著自己的影子感到離別的悲傷。昔日分別時黃鳥在鳴叫,轉眼間已是鞦蘭盛開的季節。繁華不再重現,歡樂豈能長久。遙遠的牽牛星,萬古不變。所思唸的人遠在天邊,日複一日地增加憂愁歎息。秦地的女子擅長彈箏,趙地的女子也會吹竽。箏和竽的聲音雖然哀傷,但不如琴瑟那樣帶來歡樂。織縑時常常感到辛苦緩慢,織素時也常常感到勞苦。感歎這辛勤的織作,淚水沾溼了羅裙。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明月、涼風、綺窗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孤寂淒涼的氛圍。詩中“佳人敭清謳,顧影傷離居”一句,既展現了女子的才藝,又透露出她因離別而生的傷感。後文通過對牽牛星的描寫,表達了對遠方思唸之人的深情。結尾処,以織女織作的辛苦比喻自己的勞苦和憂愁,淚水沾溼羅裙的細節,更是加深了這種情感的表達。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梁有譽的高超藝術成就。

樑有譽

明廣東順德人,字公實,號蘭汀。與歐大任等同學於黃佐,有詩名。嘉靖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杜門讀書,雖大吏至,亦不出見。卒年三十六。有《蘭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