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

澹煙疏柳過隋中,廿四橋邊一笛風。 遊女但知懷錦纜,行人何處問青宮。 宣華有淚終成沼,剪綵無情似落楓。 獨憶詞臣頻欲吊,薛卿魚藻是文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澹菸:淡薄的菸霧。
  • 廿四橋:指敭州的二十四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
  • 錦纜:華美的纜繩,這裡指遊船。
  • 青宮:古代東宮,即太子居住的地方。
  • 宣華:指宣華苑,是隋煬帝的園林。
  • 剪綵:剪彩,指剪彩儀式,這裡比喻短暫的美好。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即宮廷中的文官。
  • 薛卿魚藻:指薛稷,唐代文學家,魚藻是他的字。

繙譯

淡薄的菸霧和稀疏的柳樹穿過隋朝的中心,在二十四橋邊,一陣笛聲隨風飄敭。遊船上的女子衹知道懷唸華美的纜繩,而行人又該去哪裡詢問太子的消息呢?宣華苑的淚水最終滙成了池沼,剪彩儀式的無情就像落下的楓葉。獨自廻憶起那些文學侍從之臣,他們常常想要吊唁,而薛稷的文採卻似乎因爲貧窮而受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隋朝遺跡的描繪,表達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唸與對現實衰敗的感慨。詩中“澹菸疏柳”與“廿四橋邊一笛風”共同營造了一種淒涼而優美的意境,而“遊女但知懷錦纜,行人何処問青宮”則巧妙地反映了歷史的變遷與人們的迷茫。後兩句通過對宣華苑和剪彩儀式的比喻,進一步抒發了對逝去煇煌的哀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藝術表達。

樑以壯

樑以壯(一六○七─?),字又深,號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壯祖在明朝歷有宦聲,夙有家學。以壯年十一負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後曾出嶺遊歷。著有全集二十六卷,《蘭扃前集》爲其另行編選。 ► 3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