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闕題:沒有題目的詩。
- 靜傾:靜靜地傾注。
- 清音:清脆悅耳的聲音。
- 閒雲:悠閒的雲。
- 擁膝:抱着膝蓋,形容一種閒適的坐姿。
- 蘇門:指蘇門山,位於今河南省新鄉市輝縣,相傳是古代隱士蘇秦的隱居之地。
- 供坐嘯:供人坐着長嘯,形容隱居生活的閒適。
- 移情:轉移情感。
- 東海:指東海之濱,泛指東方。
- 鳴琴:彈琴,琴聲悠揚。
- 唳(lì):鳥類高亢的鳴叫聲。
- 歸龍:歸來的龍,比喻隱士。
- 唫(yín):吟詠,吟詩。
- 登臨:登高望遠。
翻譯
靜靜地傾注山水,足以聽到清脆悅耳的聲音,一片悠閒的雲彩映照着萬里之外的心境。 抱着膝蓋坐在蘇門山,供人坐着長嘯,轉移情感到東海之濱,那裏有悠揚的琴聲。 江面空曠,野鶴迎風高亢地鳴叫,月光清冷,歸來的龍抱着石頭吟詠。 言語不驚人,真是愧對我自己,各位朋友,你們將如何迴應我的登高望遠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士山水的畫卷,通過「靜傾山水」、「閒雲萬里心」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擁膝蘇門供坐嘯」與「移情東海有鳴琴」兩句,巧妙地將隱逸與音樂結合,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超脫。結尾的「語不驚人真愧我,諸君何以答登臨」則透露出詩人對知音的渴望和對交流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