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李懋明兼呈王止敬

去年李公初罷官,今年復起行省垣。 橫金作翰何桓桓,淮陽不薄都尉權。 出入中外羨才難,胡公不投磻溪竿。 自言臣故從長安,奉職無狀烏臺端。 城狐社鼠恣般般,一日怏怏歸掛冠。 青螺白鷺秋漫漫,心懷報國猶辛酸。 東西南北敢辭艱,會逢王公解浙鞍。 頗言世路多巑岏,時乎感慨心愈閒。 相與怡然樂考槃,君恩浩浩天地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橫金作翰:指擔任高官並揮筆書寫公文。橫金,指古代官員的腰帶裝飾,指代高官。翰,筆,這裏指文書。
  • 桓桓:威武的樣子。
  • 淮陽不薄都尉權:在淮陽這個地方,(李公)的權力不亞於都尉。薄,輕視。
  • 中外:朝廷內外。
  • 胡公不投磻溪竿:意爲李公不像太公望(呂尚)那樣選擇在磻溪垂釣,暗示他積極爲官。磻(pán)溪,相傳是姜太公釣魚的地方。
  • 烏臺端:指御史臺,這裏借指李公曾遭彈劾之事。
  • 城狐社鼠:比喻仗勢作惡的人。
  • 恣般般:肆意作惡的各種樣子。
  • 怏怏:不高興、不滿意的樣子。
  • 掛冠:辭去官職。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峯高峻的樣子,這裏比喻世路艱難。
  • 考槃:《詩經》中的篇名,這裏表示隱居的快樂。

翻譯

去年李公剛剛被罷官,今年又在行省任職。他擔任高官書寫公文時威武不凡,在淮陽的權力不遜於都尉。在朝廷內外,衆人都羨慕他的才能,他不像太公望在磻溪垂釣那樣選擇隱退。他自己說原本在長安爲官,卻因任職期間表現不佳而在御史臺遭到彈劾。那些仗勢作惡的人像城狐社鼠般肆意妄爲,有一天他心中不快便辭官離去。秋意漫漫,青螺山和白鷺洲的景色雖美,但他心懷報國之志,心中仍覺辛酸。無論東西南北,他都不懼怕艱難,恰逢王公爲他解除在浙江的困境。他常說世路多艱難險阻,但越是這樣,他越是感慨之時內心越坦然。他們一起愉快地享受着如隱居般的快樂,君恩浩大,天地寬廣。

賞析

這首詩圍繞李懋明的官場經歷和心境展開。詩中先描述了李懋明去年罷官今年復起的起伏,展現了他的不凡。接着提到他的才能和積極的爲官態度,同時也暗示了官場的複雜和黑暗,如「城狐社鼠恣般般」,導致他曾遭彈劾並最終辭官。然而,儘管面臨諸多困難,李懋明仍心懷報國之志,不辭艱辛。最後,詩中表達了他在困境中與王公相遇後的感慨和釋然,以及對君恩和天地的感恩之情。整首詩語言較爲流暢,通過對李懋明的經歷和情感的描繪,反映了當時官場的一些現象以及文人的心態,既有對現實的無奈,也有對理想的堅持和對豁達心境的追求。

劉宗周

劉宗周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曆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啓元年爲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爲順天府尹,數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傑、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諡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爲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