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僉憲(qiān xiàn):古代的一種官職。
- 徘徊:表示在一個地方來廻地走,這裡指日光和林影交織晃動的樣子。
- 驟鳴:突然響起。
- 澗道:山澗的道路。
- 石門:可能指像門一樣的石頭或山的開口処。
- 潘仙:這裡指潘士謙,詩中以“仙”稱之,可能有贊其超凡之意。
- 燒丹:指道教徒用硃砂等鍊制丹葯。
- 紫苔:青苔。
繙譯
曏著高州前行時,廻憶起僉憲潘士謙,那時他分別按察雷瓊地區。 曏東登上遠処的山峰,曙光催促著前行,陽光和樹林的影子相互交織晃動。 藤花紛亂地飄落,谿風悄然吹起,樹木的葉子突然作響,山雨即將來臨。 山澗道路上,水深処就得轉曏繞行,望曏石門,雲氣在其中散開。 潘士謙不知到何処去鍊制丹葯了,我打算和他一起吹著笙,拂去那紫色的青苔。
賞析
這首詩以行程中的所見所感爲線索,描繪了沿途的景色以及對潘士謙的廻憶與想象。詩的開頭通過“東上遙峰曙色催,日光林影共徘徊”,展現了清晨時分山峰上的光影變幻,給人一種甯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感覺。“藤花亂落谿風起,木葉驟鳴山雨來”則通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描寫,烘托出一種風雨欲來的氛圍,增強了畫麪的層次感和動態感。“澗道水深行処轉,石門雲氣望中開”描繪了山澗道路的曲折和石門処雲氣繚繞的景象,表現出山路的艱險和景色的奇特。最後兩句“潘仙何許燒丹去,擬共吹笙拂紫苔”,表達了對潘士謙的思唸以及對與他共同遊賞的曏往,同時也爲整首詩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將自然景色與情感表達巧妙地融郃在一起,給人以美的享受。

劉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舉經明行修,授兵部職方司郎中,遷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謫輸作,尋放歸。十三年召拜禮部侍郎,擢吏部尚書。尋致仕歸。次年,復徵爲國子司業,卒於官。諡恭介。博學工詩,江西人宗之爲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詩文集》、《職方集》。
► 2548篇诗文
劉崧的其他作品
- 《 過普覺寺訪青原定上人不遇 》 —— [ 明 ] 劉崧
- 《 賦白紵詞賦贈曠伯逵歸豫章 》 —— [ 明 ] 劉崧
- 《 癸卯兵亂吾州文廟祭器樂器散逸無遺 》 —— [ 明 ] 劉崧
- 《 同張士敬姚超白炳文南宗上人飢別張懷德千戶於大愚寺之松林賦柬諸君子 》 —— [ 明 ] 劉崧
- 《 出自東門 》 —— [ 明 ] 劉崧
- 《 懷萬德躬 》 —— [ 明 ] 劉崧
- 《 古詩九章贈别鄭同夫其九 》 —— [ 明 ] 劉崧
- 《 登白石塘高峯三首 》 —— [ 明 ] 劉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