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峯高聳、險峻。
- 錯認:誤以爲。
- 山腰:山的中間部分。
- 客子:旅人,這裏指作者自己。
- 魂驚:心神不寧,驚恐。
- 啼越鳥:越地的鳥啼叫,這裏指鳥鳴聲。
- 僕伕:僕人。
- 力盡:力氣用盡。
- 喘吳牛:吳地的牛喘息,比喻勞累過度。
- 鶯花:指春天的景象。
- 報:預示。
- 青春晚:春天即將結束。
- 霜月:秋天的月亮。
- 白帝:古代神話中的西方之帝,這裏指秋天。
- 小如帶:形容黃河的狹窄。
- 微茫:模糊不清。
- 一氣:一片氣息,這裏指整個景象。
- 罩:覆蓋。
- 神州:指中國。
翻譯
山路險峻,每走十步就要休息三次,我誤以爲山腰就是山頂。旅人心神不寧,聽到鳥鳴聲就感到驚恐,僕人已經力氣用盡,像吳地的牛一樣喘息。春天的景象已經預示着春天即將結束,秋天的霜月卻先傳來秋天的氣息。誰能看到黃河像一條細帶一樣狹窄,整個景象模糊不清,覆蓋着中國大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遊歷華山的艱辛與所見所感。通過「崚嶒十步已三休」等句,生動表現了山路的險峻和旅途的勞頓。後兩句則通過春天的鶯花和秋天的霜月,巧妙地傳達了時間的流轉和季節的更替。結尾的「誰見黃河小如帶,微茫一氣罩神州」則以宏大的視角,展現了黃河的壯闊和中國大地的遼闊,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祖國的深深敬畏與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