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十八日彭貞元李爾明載酒鏡園玩月留宿鄰仙樓次貞元韻

避地郊坰村自孤,閒依水竹敞清都。 客來荒徑同鳴玉,月到寒塘正弄珠。 碧海仙蹤天外遠,黃粱塵夢醉中無。 連牀睡熟憑誰喚? 只許橫江獨鶴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
  • 郊坰:(jiāo jiōng),郊野。
  • 敞清都:敞開,使清靜之地更加開闊。
  • 鳴玉:古代貴族腰間所佩的玉飾,行走時相擊發聲。
  • 寒塘:寒冷的池塘。
  • 弄珠:玩弄珍珠,比喻月光在水面上的閃爍。
  • 碧海仙蹤:指仙人遠去的蹤跡,比喻遙遠而神祕的地方。
  • 黃粱塵夢:出自《黃粱夢》故事,比喻虛幻的夢境或人生短暫。
  • 連牀睡熟:指與朋友同牀共枕,熟睡。
  • 橫江獨鶴:橫跨江面的孤獨鶴鳥。

翻譯

在仲夏的十八日,彭貞元和李爾明帶着酒來到我的鏡園,我們一起賞月,並在鄰仙樓留宿。我按照貞元的韻腳寫下了這首詩。

我避居在郊外的孤村,依靠着水邊的竹林,敞開了清靜之地。客人來到這荒涼的小徑,我們一同享受着玉佩般的清脆聲響,月亮照在寒冷的池塘上,閃爍着珍珠般的光芒。

仙人的蹤跡彷彿在遙遠的碧海之外,而塵世的夢境則在醉意中消失無蹤。我們連牀共枕,熟睡中無人喚醒,只有江面上孤獨的鶴鳴聲,才能將我們喚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仲夏之夜與朋友在鏡園的寧靜生活,通過「鳴玉」、「弄珠」等意象展現了月光下的美景,同時「碧海仙蹤」與「黃粱塵夢」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塵世虛幻的感慨。結尾的「橫江獨鶴」則增添了一抹超然物外的意境,體現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