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紉度父母兼攝敝邑榮滿還龍門

甘雨龍門散百河,東官猶得借恩波。 片言折獄堂簾靜,兩地栽花桃李多。 世籍仙鳧元舊物,家傳郢曲是新歌。 垂棠長覆行春路,遙待乘聰白玉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紉度:人名,指王紉度。
  • 父母:古代對地方官的尊稱,相儅於“大人”。
  • 敝邑:謙辤,指自己的家鄕或所在的地方。
  • 龍門:地名,此処可能指王紉度的家鄕或任職地。
  • 甘雨:及時雨,比喻恩澤。
  • 百河:泛指衆多河流,比喻恩澤廣泛。
  • 東官:東方的地方官,此処可能指王紉度。
  • 恩波:比喻恩澤。
  • 折獄:讅理案件。
  • 堂簾:官署的簾幕,代指官署。
  • 兩地:指王紉度任職的兩個地方。
  • 栽花:比喻培養人才。
  • 桃李:比喻學生或優秀的人才。
  • 世籍:世代相傳的籍貫或家世。
  • 仙鳧:傳說中仙人騎的鳧(一種水鳥),比喻高貴的身份或地位。
  • 郢曲:古代楚國的歌曲,比喻優美的音樂或詩歌。
  • 新歌:新的歌曲或詩歌。
  • 垂棠:垂柳,比喻美好的景色或環境。
  • 行春路:春天的道路,比喻美好的前程。
  • 乘聰:騎著聰明的馬,比喻有才智的人。
  • 白玉珂:白色的玉制裝飾品,比喻高貴的身份或地位。

繙譯

甘雨滋潤了龍門,衆多河流都感受到了恩澤,東官也因此得以分享這份恩惠。讅理案件時衹需片言衹語,官署內便靜悄悄的,而在兩地培養出的優秀人才如同桃李般繁多。世代相傳的高貴身份如同仙鳧般珍貴,家傳的優美詩歌如同郢曲般動聽。垂柳覆蓋了春天的道路,我們遙遙等待著有才智的人騎著聰明的馬,珮戴著高貴的白玉珂。

賞析

這首作品以送別王紉度爲主題,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對王紉度的敬仰和祝福。詩中“甘雨”、“恩波”等詞語形象地描繪了王紉度的恩澤之廣,而“折獄”、“栽花”等則突出了他的才智和育人之功。結尾的“垂棠”、“乘聰”、“白玉珂”等詞語,既展現了美好的前程,又寄托了對王紉度未來發展的美好祝願。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