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凝生投贈新詩賦答

清風朗月正懷人,忽寄詩筒託雁臣。 共道賈生才弱冠,卻疑長吉是前身。 孤高鶴警三天露,宛轉鶯啼萬谷春。 試問詞源幾深淺,與君同探浣花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詩筒:指裝詩稿的竹筒。
  • 雁臣:古代稱信使爲雁臣。
  • 賈生:指賈誼,西漢文學家,此處比喻年輕的才子。
  • 弱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 長吉:指唐代詩人李賀,字長吉,此處比喻才華橫溢的詩人。
  • 前身:前世,比喻詩人的才華彷彿前世所積。
  • 鶴警:鶴鳴,比喻詩人的警句或佳句。
  • 三天:指天空,比喻高遠。
  • 詞源:指詩歌的創作源泉。
  • 浣花津:指浣花溪,杜甫曾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此處比喻詩歌的深邃境界。

翻譯

清風朗月正是我懷念人的時候,忽然收到你寄來的裝在竹筒裏的詩稿,彷彿是託付給信使的雁兒。我們都稱讚你這位年輕的才子,才華橫溢如同賈誼,卻又讓人懷疑你是否是李賀轉世。你的詩句如同孤高的鶴鳴,響徹高遠的天空,又像宛轉的鶯啼,喚醒了萬谷的春意。我想問問你的詩歌創作源泉有多深,願意與你一同探索那深邃的詩歌境界,就像一同探訪杜甫的浣花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新詩的讚賞與期待。詩中,「清風朗月」營造了懷人的氛圍,而「詩筒」、「雁臣」則巧妙地描繪了詩稿的傳遞。通過比喻「賈生」和「長吉」,詩人讚美了友人的才華與詩才。後兩句以「鶴警」和「鶯啼」形容詩句的警策與美妙,最後以「浣花津」爲喻,表達了與友人共同探討詩歌深意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詩歌藝術的熱愛與追求。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