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黯然:形容心情沮喪、情緒低落的樣子。
- 湘川:指湘江流域,這裏可能指譚永明山人去世的地方。
- 殘碑:指已經殘破的墓碑。
- 墮淚:流淚,形容極度悲傷。
- 宿草:指墓地上的草,一年生的稱爲新草,隔年的稱爲宿草,象徵時間的流逝。
-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的地方,這裏指朝廷。
- 登壇:登上壇場,指發表重要言論或作品。
- 南天:指南方的天空,這裏可能指譚永明山人的影響力。
- 荒墳:荒涼的墳墓。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三日的習俗,稱爲寒食節。
- 詩窮:指詩人的境遇困頓,才華得不到施展。
- 浪仙:指唐代詩人賈島,因其詩風清奇悲悽,多寫荒涼枯寂之境,故有「浪仙」之稱。
翻譯
暮春時節,與周貴諤一同前往奠祭譚永明山人的墓地,心情沉重。我們悲傷地回憶起在湘江邊哭泣的情景。墓碑上刻着一千字的哀悼文,墓地上的草已經歷了十八年的風霜。譚永明山人曾上書朝廷,聲名遠揚,他的詞賦在南方也引起了轟動。在這荒涼的墳墓旁,我們感嘆着寒食節的寂寞,嘆息着像賈島一樣境遇困頓的詩人。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已故友人譚永明山人的深切懷念和哀悼之情。詩中通過「殘碑墮淚」、「宿草經霜」等意象,描繪了時間的流逝和墓地的荒涼,增強了詩歌的感傷氛圍。同時,詩人通過對譚永明山人生前事蹟的回憶,展現了其不凡的才華和影響力,進一步突出了對其逝去的惋惜。結尾處的「嘆息詩窮似浪仙」,則抒發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感慨,以及對詩歌創作困境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