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苦調:悲傷的曲調。
- 煩聲:嘈雜的聲音。
- 急更遲:急促而又遲緩,形容聲音的複雜變化。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羌笛:古代羌族的樂器,此處指笛聲。
- 不勝悲:無法承受的悲傷。
- 戰久人先老:長期戰爭使人迅速衰老。
- 兵殘:戰爭中受傷的士兵。
- 將自疑:將領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
- 月黑關山:月色昏暗,關山難以辨認。
- 全失道:完全迷失了方向。
- 風高楊柳半無枝:風大到楊柳樹枝幾乎被吹斷。
- 朔漠:北方沙漠地帶。
- 煙塵慘:煙塵瀰漫,景象悽慘。
- 南征:向南征戰。
- 馬上吹:在馬背上吹奏的笛聲。
翻譯
悲傷的曲調交織着嘈雜的聲音,時而急促時而遲緩,戍樓上羌笛的悲鳴讓人難以承受。 誰會憐憫那些因長期戰爭而迅速衰老的人們? 又可曾想到那些戰爭中受傷的士兵,將領們對自己的能力也產生了懷疑。 月色昏暗,關山難以辨認,完全迷失了方向; 風大到楊柳樹枝幾乎被吹斷,只剩下半截。 遙想北方沙漠地帶,煙塵瀰漫,景象悽慘, 那裏的笛聲,遠不如南征時在馬背上吹奏的那般激昂。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戰爭的殘酷景象,表達了深切的悲憫之情。詩中,「苦調煩聲」與「戍樓羌笛」共同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而「戰久人先老」和「兵殘將自疑」則直戳人心,反映了戰爭對人身心造成的巨大傷害。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強化了戰爭帶來的荒涼與迷茫。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詩人對戰爭的深刻反思和對生命的深切關懷。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行贛州道中愛其山川叢僻田家茅屋半帶雲煙擬作隱居詩十首以寄幽懷倘他年解組便可山齋實事非浪語也 》 —— [ 明 ] 鄧雲霄
- 《 侍大中丞曹公關武作三首 》 —— [ 明 ] 鄧雲霄
- 《 丁卯中秋後三日鏡園請仙援筆賦詩同謝彭陳諸君步紫霞真人韻以後請仙多步此韻 》 —— [ 明 ] 鄧雲霄
- 《 題歸詠紫芝卷贈袁前洲南歸 》 —— [ 明 ] 鄧雲霄
- 《 壽曾見虞座師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和黃士明太史遼左聞報六首己未九月 》 —— [ 明 ] 鄧雲霄
- 《 遊衡山詩十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老女吟和周毓庭三首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