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黃仲貞老先生見寄

· 鄭真
老來未肯負春心,風致還如李翰林。 遣興每餘樽內酒,賣文時得案頭金。 杏花壇近紅先透,楊柳橋低綠未深。 有約東園須一到,不煩折柬特相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風致:風度,情趣。
  • 李翰林:指李白,因其曾任翰林學士。
  • 遣興:抒發興趣,消遣。
  • 樽內酒:酒盃中的酒。
  • 賣文:出售自己的文學作品。
  • 案頭金:指通過賣文所得的金錢。
  • 杏花罈:可能指栽種杏花的園地。
  • 楊柳橋:橋名,可能因橋旁多楊柳而得名。
  • 東園:東邊的園子。
  • 折柬:折紙柬,即寫信。

繙譯

年老之時仍不願辜負春日的美好心情,我的風度與情趣依舊如李白一般。 常常借酒消遣以抒發興趣,通過出售文學作品得到一些金錢。 杏花園地近在咫尺,紅色杏花最先透露春意;楊柳橋邊,低垂的楊柳還未深綠。 我已約定要到東園一遊,無需特意寫信相邀。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雖年老但心不老,依然懷有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通過對比李白的風致,展現了自己不減儅年的豪情與才情。後兩句通過對杏花和楊柳的描繪,生動地勾勒出春天的景象,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對即將到來的東園之約的期待和喜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明快,表達了詩人積極曏上的生活態度。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