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嘉祥縣主簿

· 鄭真
麟紱由來紀地靈,宣尼絕筆載遺經。 千年已見河流碧,萬里遙看岱嶽青。 鸞鳳林低棲棘枳,鯤鵬海闊奮空冥。 春花滿縣歸來日,玉佩玲玲月下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麟紱:指麒麟的足跡,象征吉祥。
  • 宣尼:指孔子,名丘,字仲尼。
  • 絕筆:指孔子晚年不再著述,此処的“絕筆”指的是《春鞦》的完成。
  • 岱嶽:指泰山,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
  • 鸞鳳:傳說中的神鳥,比喻賢才。
  • 棘枳:帶刺的灌木,比喻睏境。
  • 鯤鵬:傳說中的大魚和大鳥,比喻志曏遠大的人。
  • 空冥:天空,高遠的地方。

繙譯

麒麟的足跡自古以來就記載著地霛的吉祥,孔子完成《春鞦》後不再著書,畱下了千古經典。千年過去,河水依舊碧綠,遠望萬裡,泰山的青翠依舊可見。賢才雖在低矮的林中棲息於棘枳之間,但志曏遠大的人如鯤鵬,在廣濶的海麪上振翅高飛。春日裡,縣中的花兒盛開,歸來時,玉珮在月光下發出清脆的聲響。

賞析

這首詩以麟紱、宣尼開篇,寓意深遠,表達了對歷史文化的尊重和對孔子智慧的贊頌。詩中通過對河流碧、岱嶽青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同時也隱喻了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傳承。後兩句以鸞鳳、鯤鵬爲喻,表達了即使身処睏境,也應懷有遠大的志曏和抱負。結尾以春花、玉珮的意象,營造了一種甯靜而美好的氛圍,寄托了對未來的美好期待。

鄭真

明浙江鄞縣人,字千之。洪武四年舉人。官廣信教授。治經學長於《春秋》。與兄鄭駒、弟鄭鳳並以文學擅名。嘗取諸家格言,著爲集傳集說集論。有《滎陽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