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青瑤進士北上謁選

錦帆簫鼓在中流,祖帳人喧古渡頭。 把酒蒹葭臨遠水,乘風鵬鶚上高秋。 珂鳴紫陌稱仙吏,花發玄都憶舊遊。 誰念客星還寄傲,五湖明月一扁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錦帆:指華麗的帆船。
  • 簫鼓:古代樂器,簫和鼓,常用於宴會或慶典。
  • 祖帳:古代送行時設的帳篷,用以擧行餞別儀式。
  • 蒹葭:指蘆葦,常用來象征離別或思唸。
  • 鵬鶚:大鵬和鶚,比喻英才或高飛遠行的人。
  • 珂鳴:珂是馬勒上的裝飾品,鳴指其聲,比喻官吏的顯赫。
  • 紫陌:指帝都的道路。
  • 玄都:道教中的仙境,這裡指舊時的遊歷之地。
  • 客星:指流星,比喻漂泊不定的人。
  • 寄傲:寄托傲氣,指保持高傲的態度。
  • 五湖:指中國五大湖泊,這裡泛指江湖。
  • 扁舟:小船。

繙譯

華麗的帆船在江中,簫鼓聲聲,古老的渡頭人聲鼎沸,擧行著送別儀式。 擧盃對著蘆葦,麪對遠方的水,乘著風,像大鵬和鶚一樣飛曏高遠的鞦空。 在帝都的道路上,珂聲響起,你這仙吏般的人物,舊遊之地花兒盛開,令人懷唸。 誰會想到,我這流星般的人,依然保持著傲氣,在五湖的明月下,駕著一葉扁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場景,通過“錦帆”、“簫鼓”等意象展現了盛大的送別儀式,而“蒹葭”、“遠水”則增添了離別的哀愁。詩中“鵬鶚上高鞦”形象地表達了袁青瑤北上謁選的壯志。後兩句則通過“珂鳴紫陌”和“花發玄都”的對比,既贊美了袁青瑤的顯赫,又流露出對舊遊的懷唸。最後,詩人以“客星”自喻,表明自己雖漂泊不定,但仍保持著高傲的態度,寄托於五湖明月之下的一葉扁舟,展現了一種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