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祁伊吾攜酒鏡池泛舟遇微雨
倚棹乘涼秋氣催,誰移雀駕向陽臺?
行雲不管填河事,神女疑因乞巧來。
雨散水天仍浩蕩,杯搖星月共徘徊。
池中錦石清堪掇,豈似昆明有劫灰。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倚棹(yǐ zhào):倚靠船槳,指乘船。
- 雀駕:指七夕時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
- 陽臺:神話中神女出現的地方。
- 行雲:流動的雲。
- 填河:指七夕時鵲橋的傳說。
- 乞巧:七夕節女子向織女祈求巧藝的習俗。
- 浩蕩:形容水天一色,廣闊無邊。
- 杯搖星月:形容飲酒時星月彷彿在杯中搖曳。
- 掇(duō):拾取。
- 昆明有劫灰:指歷史上的災難,昆明曾發生過多次戰爭。
翻譯
乘船倚槳,感受秋天的涼意,是誰將鵲橋移至了陽臺?流動的雲朵不顧填河的傳說,神女似乎是因爲乞巧而來。雨後,水天依舊廣闊無邊,飲酒時星月彷彿在杯中搖曳,共同徘徊。池中的錦石清澈得可以拾取,豈會像昆明那樣留下歷史的劫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夜晚乘舟泛湖時的景象,通過七夕的傳說和自然景觀的交融,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詩中「雨散水天仍浩蕩」一句,既描繪了雨後的自然美景,又隱喻了詩人內心的豁達與寬廣。結尾的「池中錦石清堪掇,豈似昆明有劫灰」則巧妙地將自然美景與歷史滄桑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嚮往。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落花詩三十首一東 》 —— [ 明 ] 鄧雲霄
- 《 題尹衝玄荷花片小舫六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酬陳抑之憲副寄懷之作次元韻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行贛州道中愛其山川叢僻田家茅屋半帶雲煙擬作隱居詩十首以寄幽懷倘他年解組便可山齋實事非浪語也 》 —— [ 明 ] 鄧雲霄
- 《 偶讀東坡海外寄人書雲某到貶所半年百凡粗遣更不能細說大約似靈隱天竺和尚退院後却住一個小村院于折足鐺中糙罨米飯吃便過一生也得令人絕倒戲成三絕以效希調 其三 》 —— [ 明 ] 鄧雲霄
- 《 九日旗峯戲詠風箏 》 —— [ 明 ] 鄧雲霄
- 《 題黃又謙年兄漁桹竹浪齋 其一 》 —— [ 明 ] 鄧雲霄
- 《 花王三詩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