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舜祠四首

俎豆傳虞代,蘋蘩肅漢官。 豈應迷冢墓,或恐葬衣冠。 鬆韻如聽樂,瑤歌似舞幹。 寄言弔古客,當作鼎湖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舜祠:拜謁舜帝的祠堂。
  • 俎豆:古代祭祀時用來盛放祭品的器具,這裏指祭祀。
  • 虞代:指舜帝的時代。
  • 蘋蘩:古代祭祀時用來祭祀的植物,這裏也指祭祀。
  • 肅漢官:指漢代的官員在祭祀時莊重肅穆的樣子。
  • 冢墓:墳墓。
  • 衣冠:指古代士人的服飾,這裏可能指舜帝的遺物或象徵。
  • 鬆韻:風吹過鬆樹的聲音。
  • 瑤歌:美妙的歌聲。
  • 舞幹:古代的一種舞蹈,這裏可能指祭祀時的舞蹈。
  • 弔古客:指來此地憑弔古人的遊客。
  • 鼎湖:傳說中黃帝乘龍昇天的地方,這裏比喻舜帝的神聖之地。

翻譯

拜謁舜帝的祠堂,祭祀傳承自虞舜時代,漢代的官員在祭祀時莊重肅穆。這裏或許不應該只是迷惑於舜帝的墳墓,可能還埋葬着他的衣冠。風吹過鬆樹的聲音如同聽到了古代的音樂,美妙的歌聲彷彿是古代的舞蹈。寄語來此憑弔古人的遊客,應當將這裏視爲如同黃帝昇天的鼎湖一樣神聖。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舜祠的描繪,表達了對古代聖王的敬仰之情。詩中,「俎豆傳虞代,蘋蘩肅漢官」展現了祭祀的莊重與歷史的深遠,「鬆韻如聽樂,瑤歌似舞幹」則通過自然與音樂的結合,營造了一種神聖而悠遠的氛圍。結尾的「寄言弔古客,當作鼎湖看」更是將舜祠提升到了與黃帝昇天之地同等神聖的地位,體現了詩人對舜帝的無限崇敬。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