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真定劉中丞

中丞開府握兵權,威輔聲名霄漢懸。 萑澤新收屠狗後,陣圖重改臥龍前。 左車去塞陘中井,西豹來耕鄴下田。 玳瑁筵開春騎出,幕中留客待三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真定:地名,今河北省正定縣。
  • 中丞:古代官職名,相當於現代的監察官。
  • 開府:設立府署,自選僚屬,是古代高級官員的一種特權。
  • 握兵權:掌握軍事權力。
  • 威輔:威嚴和輔佐,指中丞的威望和輔政能力。
  • 霄漢:天空,比喻極高的地方。
  • 萑澤:古代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屠狗:指平民或低賤的職業,這裏可能指平定叛亂或低賤的敵人。
  • 陣圖:軍事佈陣的圖樣,這裏指軍事策略。
  • 臥龍:指諸葛亮,這裏比喻智謀之士。
  • 左車:古代兵器,這裏指軍事行動。
  • 去塞:離開邊塞。
  • 陘中井: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西豹:可能指西方的豹子,比喻勇猛的將領。
  • 鄴下田:鄴城附近的田地,鄴城是古代著名城市。
  • 玳瑁筵:用玳瑁裝飾的宴席,表示豪華。
  • 春騎:春天的騎兵,這裏指春天的軍事行動或宴會。
  • 幕中:帳幕之中,指軍營或官府。
  • 留客:招待客人。
  • 三千:虛數,表示衆多。

翻譯

中丞在真定設立府署,掌握軍事大權,他的威望和輔政能力如同懸掛在高空的星辰。在平定了萑澤的叛亂後,他又重新制定了軍事策略,就像諸葛亮那樣智謀過人。左車離開了邊塞,前往陘中井,而西豹則來到鄴城附近的田地耕作。豪華的宴席上,春天的騎兵列隊而出,軍營中招待着衆多的客人。

賞析

這首詩讚頌了劉中丞的軍事才能和政治威望。通過描繪他在真定的開府和掌握兵權,以及他在平定叛亂和制定軍事策略上的成就,展現了他的英明和威嚴。詩中還通過對比左車和西豹的行動,進一步突出了劉中丞的軍事和政治影響力。最後,通過描述豪華的宴會和衆多的客人,表達了劉中丞的受歡迎程度和他在幕中的重要地位。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代詩人趙貞吉的文學功底和對軍事政治的深刻理解。

趙貞吉

明四川內江人,字孟靜,號大洲。以博洽聞,最善王守仁學。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訂城下之盟,當宣諭諸將,監督力戰。貞吉合帝旨,立擢左諭德,監察御史,奉旨宣諭諸軍。爲嚴嵩所中傷,廷杖謫官。後累遷至戶部侍郎,復忤嵩奪職。隆慶初起官,歷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頗思改弦易轍,而與高拱不協,遂乞休歸。卒諡文肅。有《文肅集》。 ► 4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