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封:指秦朝的疆域。
- 名藩:著名的藩鎮,指重要的行政區域。
- 帝子王孫:皇帝的兒子和孫子,泛指貴族子弟。
- 玉葉:比喻貴族子弟。
- 鄴下:古代地名,今河北臨漳,曾是曹魏的都城,這裏指聚集文人的地方。
- 梁園:漢代梁孝王所建的園林,這裏比喻豪華的園林。
- 雲階月戶:形容高聳入雲的臺階和月亮般的門戶,比喻宮殿或豪宅。
- 九陌三條:泛指都城的主要街道。
- 砧杵:搗衣的工具,這裏指搗衣聲,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
翻譯
秦朝的疆域千里,被稱爲著名的藩鎮,皇帝的兒子和孫子們如玉葉般繁盛。 曾有幾位賓客聚集在鄴下,而今池臺空空,只說曾經擬似梁園的繁華。 高聳的雲階和月亮般的門戶,秋意先至,都城的主要街道在夜晚並不喧鬧。 誰能相信這裏曾是古來的歌舞之地,如今只聽見砧杵聲,熱鬧地慶祝中元節。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秦城昔日繁華與現今寂寥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世事變遷的感慨。詩中「秦封千里號名藩」與「帝子王孫玉葉繁」描繪了秦城的輝煌與貴族的繁盛,而「賓客幾人同鄴下」與「池臺空說擬梁園」則透露出繁華已逝的哀愁。結尾的「誰信古來歌舞地,惟聞砧杵鬧中元」更是以砧杵聲象徵秋天的到來,暗示着歲月的無情和往昔的榮光不再,充滿了懷舊與哀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