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憑高:站在高處。
- 指顧:手指目視,形容迅速的樣子。
- 皇州:帝都,這裏指北京。
- 兩腋風生:形容心情暢快,如同風從腋下生出。
- 大漠:廣闊的沙漠。
- 夷夏界:指邊疆,夷指邊疆的少數民族,夏指中原的漢族。
- 荒煙:荒涼的煙霧,比喻荒涼的景象。
- 古今愁:古今的憂愁。
- 俯看:低頭看。
- 白雁:雁的一種,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
- 南度:向南飛去。
- 誰挽:誰能阻止。
- 黃河:中國的第二長河,象徵着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更北流:再向北流去。
- 嘆逝:感嘆時光流逝。
- 憂時:憂慮時局。
- 登臨:登高望遠。
- 悲秋:因秋天而感到悲傷。
翻譯
站在高處,迅速地指向並注視着舊時的帝都,心情暢快如同風從腋下生出,開始了這次壯遊。廣闊的沙漠遠遠地將夷族和漢族分隔開來,荒涼的煙霧深處蘊含着古今的憂愁。低頭看到白雁都向南飛去,誰能阻止黃河再向北流去呢?感嘆時光流逝和憂慮時局,我的眼淚已經流盡,登高望遠不僅僅是因爲秋天的悲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對大漠、荒煙、白雁和黃河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時局變遷的深深憂慮。詩中的「兩腋風生」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壯遊的暢快心情,而「古今愁」則巧妙地融合了歷史的滄桑和個人的感慨。最後,詩人通過「嘆逝憂時雙淚盡」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使得這首詩不僅僅是一首悲秋之作,更是一首充滿憂國憂民情懷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