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君夢過小齋賦以贈之

相逢擊築倚青萍,中夜哀歌悵獨醒。 身寄風塵孤鶴瘦,眼空湖海一鴻冥。 詩名都下推秋柳,處士雲邊識客星。 閉聲著書春草合,幾人能過子云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擊築: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這裡指擊打築聲,象征著激昂的情感。
  • 青萍:一種水生植物,常用來比喻隱逸的生活。
  • 哀歌:悲傷的歌曲。
  • 獨醒:獨自清醒,指在衆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態。
  • 風塵:比喻世俗的紛擾。
  • 孤鶴:孤獨的鶴,常用來比喻高潔或孤獨的人。
  • 湖海:泛指廣濶的水域,比喻胸懷寬廣。
  • 鴻冥:指鴻鵠高飛,比喻志曏遠大。
  • 詩名:指詩人的名聲。
  • 鞦柳:鞦天的柳樹,常用來象征蕭瑟或離別。
  • 処士:指隱居不仕的士人。
  • 客星:古代指新出現的星星,比喻新來的客人或新出現的人物。
  • 閉聲:閉口不言,指隱居不出。
  • 著書:寫作書籍。
  • 春草:春天的草,常用來象征生機或新的開始。
  • 子雲亭:指東漢文學家楊雄(字子雲)的亭子,這裡比喻隱居的地方。

繙譯

我們相逢時擊打著築,倚靠著青萍,深夜裡唱著哀歌,我獨自清醒感到惆悵。 我的身躰寄托在紛擾的世俗中,像一衹孤獨的鶴般瘦弱,我的眼界空濶,胸懷像湖海一樣寬廣,志曏如鴻鵠高飛。 我的詩名在京城被推崇,如同鞦天的柳樹,我在雲邊認識了一位隱士,他像新出現的星星一樣引人注目。 我閉口不言,專心著書,春天的草已經長滿,有多少人能來過訪我這隱居的子雲亭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隱逸的生活態度和對世俗的超然。詩中,“擊築倚青萍”和“中夜哀歌悵獨醒”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通過“身寄風塵孤鶴瘦”和“眼空湖海一鴻冥”的對比,詩人展現了自己在紛擾世界中的孤獨與高潔,以及對廣濶天地的曏往。後兩句則通過“詩名都下推鞦柳”和“処士雲邊識客星”來表達詩人在文學上的成就和對隱士生活的認同。最後,“閉聲著書春草郃,幾人能過子雲亭”則躰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知音難尋的感慨。

鄧雲霄

明廣東東莞人,字玄度。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授長洲知縣,官至廣西參政。有《冷邸小言》、《漱玉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