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瀕行金陵諸詞客分賦都下名勝兼傅之丹青壯我行色舟中無事披冊展讀忽然技癢賦寄酬之共得二十八景詩如其數謝
南連馳道北通莊,明月臨門皎似霜。
瀋水已消前日火,棲烏今換幾垂楊。
樓前調馬聞瓊佩,臺上吹簫待玉郎。
自是江南佳麗地,遊絲飛絮盡生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瀕(bīn):臨近,接近。
- 分賦:分別賦詩。
- 傅之丹青:用繪畫來輔助。
- 壯我行色:增加我旅行的風采。
- 技癢:形容有技藝想要施展的衝動。
- 馳道:古代供馬車行駛的道路。
- 瀋水:指南京的秦淮河。
- 棲烏:指烏鴉。
- 調馬:訓練馬匹。
- 瓊佩:美玉製成的佩飾。
- 玉郎:對年輕男子的美稱。
- 遊絲:飄動的細絲,常指蜘蛛等昆蟲所吐的絲。
- 飛絮:飄飛的柳絮。
翻譯
我即將離開金陵,各位詞客分別賦詩,描繪都城的名勝,並用繪畫來增添我旅行的風采。在船上無事,我翻開畫冊閱讀,忽然有了創作的衝動,於是寫下這首詩來回應他們,共描繪了二十八處景緻,如同詩的數量。謝公墩是其中之一。
南面連接着馳道,北面通向村莊,月光照在門前,明亮如同霜雪。秦淮河的水已經消退了前日的火光,棲息的烏鴉如今換了幾棵垂柳。樓前有人在訓練馬匹,傳來美玉佩飾的聲音,臺上有人在吹簫,等待着心愛的男子。這裏自然是江南的美麗之地,飄動的細絲和飛舞的柳絮都散發着香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金陵的美景和詩人即將離別的情感。詩中通過對馳道、月光、秦淮河、垂柳、馬匹、簫聲等元素的細膩刻畫,展現了江南的佳麗風光。詩人表達了對金陵美景的留戀,以及對友人贈詩的感激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深刻感悟。
鄧雲霄的其他作品
- 《 甲寅六月苦旱祈禱二首 》 —— [ 明 ] 鄧雲霄
- 《 立秋夜同鄭翰卿天界寺玩月 》 —— [ 明 ] 鄧雲霄
- 《 夏日羅翊文攜歌者鏡園泛舟 》 —— [ 明 ] 鄧雲霄
- 《 浮邱漫興次李煙客韻四首 》 —— [ 明 ] 鄧雲霄
- 《 送蘇太學汝載歸粵 》 —— [ 明 ] 鄧雲霄
- 《 聽雨廊聞鷓鴣 》 —— [ 明 ] 鄧雲霄
- 《 詠雪三首效西昆體一頌雪 》 —— [ 明 ] 鄧雲霄
- 《 癸丑季冬過黃州柴羽元方伯胡存蓼張玄中兩憲副招遊赤壁時江風不可以舟同酌蘇祠臺上得五首 》 —— [ 明 ] 鄧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