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季冬過黃州柴羽元方伯胡存蓼張玄中兩憲副招遊赤壁時江風不可以舟同酌蘇祠臺上得五首
三分堪一笑,兩賦足千秋。
成敗渾如夢,山川尚帶愁。
潮來疑戰鼓,葉落想殘舟。
多少英雄淚,長江不盡流。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癸丑季冬:癸丑年(具體年份需根據歷史年表推算)的冬季末月。
- 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
- 柴羽元方伯、胡存蓼、張玄中:人名,具體身份不詳,可能是當時的官員或文人。
- 憲副:古代官職名,指副憲,即副監察官。
- 赤壁:位於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三國時期著名的赤壁之戰發生地。
- 蘇祠臺:可能指紀念蘇軾(蘇東坡)的建築或地點。
- 三分:指三國鼎立的局面。
- 兩賦:可能指蘇軾的《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
- 戰鼓:古代戰爭中用來指揮戰鬥的鼓聲。
- 殘舟:破損的船隻,此處可能指赤壁之戰後留下的遺蹟。
翻譯
在癸丑年冬季末月,我路過黃州,柴羽元方伯、胡存蓼和張玄中兩位副監察官邀請我遊覽赤壁。當時江風很大,不宜乘船,我們便一同在蘇祠臺上飲酒。我寫下了五首詩,這是其中一首:
三國鼎立的局面,現在看來令人發笑,蘇軾的兩篇赤壁賦卻足以流傳千古。成功與失敗都像是夢幻一般,山川依舊帶着憂愁的色彩。潮水的涌來讓人懷疑是戰鼓聲,落葉的飄零讓人想象到破損的船隻。無數英雄的淚水,如同長江的水一樣,永遠流淌不盡。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赤壁古戰場的回憶,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英雄事蹟的緬懷。詩中「三分堪一笑,兩賦足千秋」展現了詩人對歷史事件的淡然態度,以及對文學作品永恆價值的肯定。後兩句「成敗渾如夢,山川尚帶愁」則進一步以夢境比喻歷史的虛幻,同時描繪了自然景觀中蘊含的哀愁。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通過對赤壁的描繪,抒發了對歷史和英雄的無限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