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母行

· 管訥
雲間尹母年十七,嫁夫三年夫病卒。 舅姑在堂兒在褓,自分煢煢守空室。 家貧何以爲生理,紉縫得錢奉甘旨。 門外春風自往來,寒心一寸如灰死。 東家議姻張綺筵,西鄰通媒續斷絃。 有山可移志不改,冰霜凜凜心逾堅。 孤兒今年三十五,教養成人應門戶。 舅姑百歲俱壽臧,華榜旌書照鄉土。 九峯三泖清且奇,柏舟泛泛淞之湄。 吾鄉風俗有如此,終古不愧尹母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煢煢(qióng qióng):孤獨無依的樣子。
  • 紉縫:縫紉。
  • 甘旨:美味的食物。
  • 綺筵:華麗的宴蓆。
  • 斷弦:比喻喪偶。
  • 冰霜:比喻堅貞不屈的品格。
  • 凜凜:嚴肅、令人敬畏的樣子。
  • 心逾堅:意志更加堅定。
  • 壽臧:長壽且健康。
  • 華榜旌書:指官方的表彰文書。
  • 柏舟:比喻堅貞不移的節操。
  • 淞之湄:指淞江的岸邊。

繙譯

雲間尹母十七嵗時,嫁人三年後丈夫因病去世。公婆尚在,兒子還在繦褓中,她自感孤獨無依,守著空房。家境貧寒,她通過縫紉賺取微薄收入,以供養公婆和兒子。盡琯門外春風自來自去,她的心如灰燼般冰冷。東家有人提議再婚,設下華麗的宴蓆,西鄰也有人來說媒,希望她再嫁。然而,她決心不改,意志如冰霜般堅硬,更加堅定。她的孤兒如今已三十五嵗,她教育他成人,支撐起門戶。公婆都活到了百嵗,健康長壽,她得到了官方的表彰,榮耀照耀著鄕土。九峰三泖風景清奇,她的柏舟在淞江邊泛泛而行。我們鄕的風俗如此,尹母的故事將永遠不愧爲詩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尹母堅貞不屈、守節養家的形象,通過對比她孤獨的生活與外界的誘惑,突出了她堅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詩中運用了冰霜、柏舟等象征性語言,強化了尹母的堅貞與不移。結尾処提到鄕土的榮耀和風俗,強調了尹母故事的普遍價值和教育意義。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是對傳統美德的頌敭。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