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進士奚瑛服闋赴京

· 管訥
一日登科第,三年讀禮書。 治裝辭邑里,抱藝謁宸居。 慈母偏憐若,難兄更戀渠。 花香留別席,草色映行裾。 帆掛春波外,樓憑夕照餘。 老懷雖悵望,有喜聽嘉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服闋(fú què):指喪期結束,可以除去喪服。
  • 宸居(chén jū):指帝王的居所。
  • 悵望(chàng wàng):失望地望着。
  • 嘉除(jiā chú):指美好的官職或晉升。

翻譯

一日之間登上了科舉的頂峯,三年來我專心讀禮書。 整理行裝,告別故鄉,懷抱着才華去拜見帝王。 慈愛的母親特別憐愛我,兄長也更加留戀我。 花香留在離別的宴席上,草色映照着我離去的衣襟。 帆船掛起在春波之外,我在夕陽餘暉中憑欄遠望。 雖然心中有些悵然若失,但聽到晉升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高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進士在喪期結束後,準備赴京的情景。詩中,「一日登科第,三年讀禮書」展現了主人公的學識與成就,而「慈母偏憐若,難兄更戀渠」則表達了他與家人的深厚情感。離別的場景通過「花香留別席,草色映行裾」等細膩描繪,增添了詩意。最後,儘管有離別的悵惘,但「有喜聽嘉除」一句,透露出主人公對未來的期待和喜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士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管訥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時敏。少即能詩。洪武中徵拜楚王府紀善,遷左長史,事王二十餘年,以忠謹聞。年七十餘致仕,楚王請留居武昌,祿養終身。有《蚓竅集》。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