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引棹(yǐn zhào):划船。
- 修綆(xiū gěng):長繩。
- 攀蘿(pān luó):攀爬藤蔓。
- 躡斷蹊(niè duàn qī):踏着斷續的小路。
- 浮屠(fú tú):佛塔。
- 筍立(sǔn lì):像竹筍一樣直立。
- 絕壁(jué bì):陡峭的巖壁。
- 風雷壯(fēng léi zhuàng):風聲雷鳴,形容聲勢浩大。
- 天慳(tiān qiān):天意吝嗇,指天高不可及。
- 象緯(xiàng wěi):星象。
- 舟航(zhōu háng):船隻航行。
- 武陵迷(wǔ líng mí):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人物迷路於武陵。
翻譯
划船靠長繩牽引,攀爬藤蔓踏着斷續的小路。 佛塔像竹筍一樣直立,陡峭的巖壁與雲齊高。 峽谷中風聲雷鳴,聲勢浩大,天高不可及,星象低垂。 船隻從此處航行而過,不會像武陵人那樣迷失方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舟行江上的壯麗景象,通過「浮屠如筍立」和「絕壁與雲齊」等生動比喻,展現了峽谷的險峻與高遠。詩中「風雷壯」與「天慳象緯低」進一步以誇張手法表現了自然的威嚴與神祕。結尾「不作武陵迷」則表達了詩人對航行方向的自信與把握,整首詩充滿了對自然景觀的敬畏與對航行安全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