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鮑仲安伯原汪子翼泛舟竹溪寺訪友不遇詩

· 鄭潛
乘舟溯清溪,來訪古招提。 樹影涵波靜,桃花隔岸迷。 林深疑隱豹,潭黑欲燃犀。 勝賞無終極,留連日又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鮑仲安伯原汪子翼: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
  • 竹溪寺:地名,寺廟名。
  • 招提:指寺廟。
  • 隱豹:比喻隱居的高人。
  • 燃犀:傳說中點燃犀牛角可以照見水中之物,比喻洞察事物。

翻譯

乘舟逆流而上清澈的溪流,來訪古老的寺廟。 樹影在水中靜謐,桃花隔岸迷離。 林深之處彷彿隱居着高人,潭水黑暗中似乎要點燃犀牛角以洞察。 勝景賞玩無窮盡,留連忘返,太陽又西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乘舟遊覽竹溪寺的情景,通過「樹影涵波靜,桃花隔岸迷」等句,展現了溪邊的靜謐與桃花的迷離,營造出一種幽靜而神祕的氛圍。詩中「林深疑隱豹,潭黑欲燃犀」運用了隱喻和典故,增加了詩意的深度。結尾「勝賞無終極,留連日又西」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無限留戀,以及時光流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嚮往。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