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

· 鄭潛
八曲雲山好卜鄰,楮衾萑席不憂貧。 水邊照日鋪晴雪,竹外含風織翠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楮衾(chǔ qīn):用楮樹皮纖維製成的被子。
  • 萑席(huán xí):用蘆葦編織的席子。
  • 翠茵:翠綠的草地或墊子。

翻譯

八曲雲山真是個好地方,適合做鄰居,有了楮樹皮被子與蘆葦蓆子,就不必擔心貧窮。水邊陽光下,白雪般的光影鋪展,竹林外,風兒輕拂,編織出翠綠的草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建南九曲的寧靜美景與簡樸生活。詩中「八曲雲山好卜鄰」展現了詩人對這片山水的喜愛,而「楮衾萑席不憂貧」則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滿足。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水邊照日鋪晴雪」和「竹外含風織翠茵」,進一步以景生情,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美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