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光風霽月: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淨的景象。
- 平章:古代官名,相當於宰相。
- 燕公:指燕國的公侯。
- 搆亭:建造亭子。
- 灤陽:地名,今河北省灤縣。
- 扁:匾額。
- 宇宙:指天地間。
- 典型:典範,楷模。
- 道統:指儒家學說的傳承系統。
- 翰墨:指書寫或繪畫。
- 儒林:指儒家學者羣體。
- 芹泮:古代學宮前的水池,代指學府。
- 香生席:形容學府中書香四溢。
- 薇垣:古代官署名,這裏指官府。
- 月滿襟:形容月光灑滿衣襟,也比喻學識淵博。
- 堂構:指建築物的結構和佈局。
- 表登臨:作爲登高望遠的標誌。
翻譯
天地間的風月景色,歷經千年依舊如一,人們對此心存敬仰。 尊崇的典範體現了儒家道統的傳承,書寫下的文字照亮了儒學界。 學府中書香四溢,官府裏月光灑滿衣襟。 即將回到灤水之濱,建造亭子作爲登高望遠的標誌。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儒家文化的傳承與永恆,通過「光風霽月」這一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和儒家學說的雙重敬仰。詩中「典型尊道統,翰墨照儒林」凸顯了儒家文化的典範地位和深遠影響。結尾提到在灤陽建亭,不僅是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也是對儒家文化的一種傳承和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