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有思一首

紅樓隔鸞幕,綠窗孤鳳弦。 河星一不度,閨月兩虛圓。 千里夢相積,數書心未傳。 芳宵新玉箸,知掛鏡臺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紅樓:指富家女子所居的華麗樓房。
  • 鸞幕:綉有鸞鳥圖案的帳幕,指華美的帳幔。
  • 綠窗:指女子居室的窗戶,常用來代指女子的閨房或居室。
  • 孤鳳弦:指孤獨地彈奏的琴弦,比喻女子的孤獨。
  • 河星:指銀河中的星星,這裡特指七夕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 閨月:指女子居室中的月亮,也指女子的寂寞心情。
  • 玉箸:玉制的筷子,這裡比喻眼淚。
  • 鏡台:梳妝台。

繙譯

紅樓隔著鸞鳥圖案的帳幕,綠窗下孤獨地彈奏著鳳弦。 銀河中的星星一顆也不移動,閨房中的月亮兩次虛圓。 千裡之外的夢境不斷積累,幾封書信心情未能傳達。 芳香的夜晚,新的玉箸般的淚水,知道會掛在梳妝台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七夕之夜,一位女子在紅樓中孤獨思唸遠方情人的情景。詩中通過“紅樓隔鸞幕”和“綠窗孤鳳弦”的對比,突出了女子的孤獨與寂寞。銀河星辰不動,閨中月亮虛圓,象征著女子心中的期盼與無奈。末句“芳宵新玉箸,知掛鏡台前”則細膩地描繪了女子因思唸而落淚的情景,表達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整首詩語言婉約,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黃省曾對女子內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細膩描繪。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