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鳳

漢帝貴神雀,楚人重山雞。 琅玕不能食,梧桐非所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槁鳳:枯萎的鳳凰,比喻懷才不遇的人。
  • 漢帝:漢朝的皇帝,這裏指漢武帝。
  • 神雀: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漢武帝時期曾有神雀降臨的記載。
  • 楚人:楚國的人,楚國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國家。
  • 山雞:即雉,楚國將其視爲珍禽。
  • 琅玕:美玉,這裏比喻珍貴的事物。
  • 梧桐:傳說中鳳凰棲息的樹木。

翻譯

漢朝的皇帝珍視神雀,楚國的人們看重山雞。 然而,珍貴的琅玕卻不是鳳凰的食物,梧桐也不是它的棲息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漢帝對神雀的珍視和楚人對山雞的重視,以及鳳凰對琅玕和梧桐的不屑,表達了懷才不遇的悲憤之情。詩中的「槁鳳」象徵着那些才華橫溢卻無處施展的人,他們如同鳳凰一般高貴,卻因時運不濟而陷入困境。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無奈和哀愁。

黃省曾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勉之,號五嶽。黃魯曾弟。通《爾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鄉榜,而會試累不第。從王守仁、湛若水遊,又學詩於李夢陽,以任達跅弛終其身。有《西洋朝貢典錄》、《擬詩外傳》、《客問》、《騷苑》、《五嶽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