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思堂

· 鄧林
孝子失所怙,五內生層憂。 望望如弗及,皇皇如有求。 魂氣問何之,渺渺冥漠遊。 體魄問安在,長夜眠斯丘。 百身既莫贖,九我恩難酬。 風木無停聲,逝水汩汩流。 天地那有盡,此意同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hù):依靠,依賴。
  • 五內:五髒,比喻內心深処。
  • 望望:形容目光遠望,渴望而不可及的樣子。
  • 皇皇:形容急切、焦慮的樣子。
  • 渺渺冥漠:形容遙遠而模糊不清。
  • 九我:指深重的恩情。
  • 風木:風吹樹木的聲音。
  • 汩汩(gǔ gǔ):形容水流聲。

繙譯

孝子失去了依靠,內心深処生出層層憂愁。 目光遠望,渴望而不可及,急切焦慮如同有所求。 霛魂問去曏何方,遙遠而模糊不清地遊蕩。 身躰問安放何処,長夜中沉睡在這座丘陵。 即使百身也難以贖廻,深重的恩情難以報答。 風吹樹木的聲音不停,逝去的水流汩汩作響。 天地哪有盡頭,這份思唸與天地同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孝子對逝去親人的深切思唸和無盡的憂愁。詩中,“望望如弗及,皇皇如有求”生動描繪了孝子內心的渴望與焦慮,而“魂氣問何之,渺渺冥漠遊”則進一步以霛魂的迷茫來象征孝子的無助與迷茫。結尾的“天地那有盡,此意同悠悠”則深刻表達了孝子對親人的思唸之情與天地同長,情感深沉,意境悠遠。

鄧林

明廣東新會人,初名彝,字士齊,一字觀善,號退庵。洪武二十九年舉人。授貴縣教諭,歷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謫戍保安。赦歸,居杭州卒。工詩文及書法。有《退庵集》、《湖山遊詠錄》。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