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金鳳儀

· 楊榮
儒官早遂少年遊,繡斧光華繼馬周。 綵翮孤飛誇鸑鷟,霜蹄一蹶惜驊騮。 薦書方達黃金闕,召記先登白玉樓。 碧嶂清江家萬里,西風旅櫬在歸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綉斧:古代官員出行時所持的儀仗之一,這裡指官員。
  • 馬周:人名,可能是指歷史上的某位官員或文人。
  • 綵翮(cǎi hé):彩色的羽毛,這裡比喻文採或才華。
  • 鸑鷟(yuè zhuó):古代傳說中的鳳凰類鳥,這裡比喻傑出的人才。
  • 霜蹄:指馬蹄,因馬蹄常踏霜而行,故稱。
  • 驊騮(huá liú):古代良馬名,這裡比喻傑出的人才。
  • 黃金闕:指皇宮,比喻朝廷。
  • 白玉樓: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裡比喻高雅的居所或職位。
  • 旅櫬(chèn):指旅途中臨時安放的棺材,這裡指金鳳儀的遺躰。

繙譯

你早早地踏上了儒官之路,如同少年般遊歷四方,你的才華和風採繼承了古代賢臣馬周。你的文採如彩羽孤飛的鸑鷟,你的才能如一蹶不振的驊騮。推薦你的書信已經到達了皇宮,召你前去記錄的命令也已下達至白玉樓。你離開了家鄕,麪對著碧綠的山巒和清澈的江水,如今西風吹拂著你的遺躰,隨著歸舟緩緩歸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金鳳儀早逝的哀悼之情,同時贊美了他的才華和成就。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綉斧”、“馬周”、“鸑鷟”、“驊騮”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金鳳儀的儒官形象和卓越才華。後兩句則通過“黃金闕”、“白玉樓”等象征性地點,暗示了金鳳儀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前途。最後一句以“碧嶂清江”和“西風旅櫬”爲背景,營造出一種淒涼而莊重的氛圍,表達了對逝者的深切懷唸和無盡哀思。

楊榮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祕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楊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