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筆次韻答卓伯長
問津北海濱,卜居南山麓。
南山何所有,蒼松與脩竹。
挺挺龍髯張,猗猗鳳毛綠。
幽澗生寒颸,陽岡散清旭。
嵐翠暮堪攬,石泉時自掬。
勝景人共遊,真樂予所獨。
爐薰晝逾永,周易坐忘讀。
亭小心更寬,朋來席頻促。
山中採蕨薇,林下樵樸樕。
門掩紅塵稀,檐虛白雲宿。
金堆盧橘黃,丹落錦荔熟。
四郊多桑麻,比屋空杼軸。
何由一身安,所願百姓足。
世途急功利,古道厭馳逐。
勞生尚餘憂,節用應寡辱。
靜愛吟風蟬,遠慚食蘋鹿。
誦子新詩篇,深荷相記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探求途徑或嘗試。
- 卜居:選擇居處。
- 脩竹:長竹。
- 猗猗:形容植物茂盛美麗。
- 寒颸:涼風。
- 清旭:清新的朝陽。
- 嵐翠:山間霧氣和翠綠的景色。
- 掬:用手捧取。
- 薰:薰香。
- 逾永:更長久。
- 樵樸樕:砍柴和收集小樹枝。
- 杼軸:織布機上的兩個主要部件,比喻紡織業。
- 食蘋鹿:比喻隱居山林,自食其力。
翻譯
在北海濱詢問渡口,選擇南山腳下居住。南山有什麼呢?有蒼松和長竹。松樹挺拔如龍鬚張開,竹子茂盛如鳳毛翠綠。幽深的溪澗中涼風習習,陽光照耀的山岡上清新的朝陽散落。山間的霧氣和翠綠的景色在傍晚時分可以攬入懷中,石泉的水可以時常用手捧取。這樣的勝景人們共同遊賞,而真正的樂趣只有我獨享。白天薰香讓時間顯得更長久,坐着讀《周易》而忘卻了時間。亭子雖小但心境寬廣,朋友來訪時座位頻繁更迭。在山中採蕨薇,在林下砍柴和收集小樹枝。門關上了,紅塵稀少,屋檐下白雲宿留。金色的盧橘變黃,紅色的錦荔成熟。四周的田野裏桑麻茂盛,但屋舍空空如也,織布機閒置。如何能讓我一身安逸,只願百姓生活富足。世途追求功利,古道厭惡追逐。勞碌的生活仍有餘憂,節約用度應減少恥辱。靜靜地喜愛吟風的蟬,遠遠地慚愧於食蘋的鹿。吟誦你的新詩篇,深深感激你的記錄。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選擇在南山腳下隱居的生活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態炎涼的淡漠。詩中「勝景人共遊,真樂予所獨」一句,凸顯了作者在自然中尋找心靈慰藉的獨特體驗。後文通過對世途與古道的對比,以及對節儉生活的推崇,進一步體現了作者的價值觀和生活哲學。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內心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