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行幸詞

· 鄭潛
明德城南萬騎過,御天門下百官多。 簫韶九奏風雲會,嵩嶽三呼景象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上京:指明朝的都城北京。
  • 行幸:皇帝出巡或到某地。
  • 明德城:指北京的皇城。
  • 萬騎:形容隨行的騎兵衆多。
  • 御天門:皇城的正門。
  • 百官:朝廷的各級官員。
  • 簫韶:古代的一種音樂,這裏指宮廷音樂。
  • 九奏:多次演奏,表示音樂的隆重。
  • 風雲會:比喻重要人物的聚集。
  • 嵩嶽:指嵩山,古代五嶽之一,這裏象徵皇帝的威嚴。
  • 三呼:三次高呼,表示敬意。
  • 景象和:景象和諧,指場面壯觀而和諧。

翻譯

在北京的明德城南,成千上萬的騎兵經過,御天門下聚集了衆多的官員。宮廷音樂隆重地演奏,重要人物在此聚集,如同風雲際會。人們向着象徵皇帝威嚴的嵩山三呼致敬,整個場面壯觀而和諧。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明朝皇帝出巡時的盛大場面。通過「萬騎過」、「百官多」等詞語,生動地展現了隨行的騎兵和官員的衆多,以及皇城的莊嚴。詩中「簫韶九奏風雲會」一句,不僅描繪了宮廷音樂的隆重,還隱喻了重要人物的聚集,如同風雲際會,彰顯了皇帝的威嚴和重要性。最後,「嵩嶽三呼景象和」則通過象徵性的手法,表達了人們對皇帝的敬意和整個場面的和諧壯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明朝皇室的威儀和盛況。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