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九曲棹歌

· 鄭潛
三曲迢迢山下村,平林脩竹映丘園。 龍池不竭春如海,忠穆餘波及子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迢迢: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遙遠。
  • 脩竹:xiū zhú,修長的竹子。
  • 丘園:指田園,鄉村。
  • 龍池:地名,此處可能指一個水池或湖泊。
  • 忠穆:忠誠和肅穆,可能指某位歷史人物的品德。
  • 餘波:yú bō,餘波,指影響或恩澤延續到後代。

翻譯

三曲之地,遙遠的山下村落, 平坦的林地和修長的竹子映襯着田園。 龍池之水永不枯竭,春天如海般浩瀚, 那位忠誠肅穆之人的恩澤,延續到了子孫後代。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寧靜而遙遠的山村景象,通過「三曲迢迢山下村」和「平林脩竹映丘園」的描繪,展現了一幅田園風光。後兩句「龍池不竭春如海,忠穆餘波及子孫」則寓意深遠,不僅讚美了自然景觀的恆久與豐饒,還隱喻了先賢的品德和恩澤能夠代代相傳,影響深遠。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自然和人文的讚美之情。

鄭潛

元明間徽州歙縣人,字彥昭。元時,官至海北廉訪司副使。後寓居福州懷安,買田建義學,以教育後進。又立白苗、陽岐二渡,買田供舟子生計,人稱鄭公渡。入明,起爲寶應縣主簿,遷潞州同知。有《樗庵類稿》。 ► 197篇诗文